德国的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前,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此期间人类精神觉醒的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④“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中央诸要人于真相未全明了之前,遽于数小时内决定张学良之处罚,……然余个人实不敢苟同,因此立下决心愿全力以求不流血的和平与迅速之解决”。据此判断,该材料应出自()
| A.张学良《东北易帜回忆录》 |
| B.张学良《西安事变回忆录》 |
| C.蒋介石《1936年日记》 |
| D.宋美龄《西安事变回忆录》 |
蒋介石在1938年底的一次讲话中特别强调:“以四川为最后根据地,北固陕西,南控湘、黔、贵诸省,稳扎稳打……如此,日本则一定多行不义必自毙”。蒋介石的讲话可以反映()
①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
②没有四川,抗战一定失败
③四川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
④四川在八年抗战中牺牲了大量壮士
| A.①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④ |
有史学家在评价某一事件时说:“……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你认为 史学家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 A.太平天国运动 | B.戊戌变法 |
| C.辛亥革命 | D.新民主主义革命 |
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读图,完成1—2题:
1.在图中Ⅰ期,南下进攻的民族是( )
A.山戎 B.匈奴 C.突厥 D.回纥
2.在图中Ⅱ期,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B.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C.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
D.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
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
|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
| 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
|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