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岳阳楼记》,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薄暮冥冥薄:迫近或异二者之为为:行为 |
B.不以物喜以:认为把酒临风把:持,执,端着 |
C.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居住 |
D.春和景明景:日光吾谁与归归:归依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
B.“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
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
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作者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3-5题。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音:____________ 义:____________
②辄以水沃面音:____________ 义:____________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以天下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5—8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
A.录毕,走送之走:走路 |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手:用手 |
C.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 |
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 ,穿 |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
B.当余之从师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C.无从致书以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是因为他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 |
B.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说明他有害羞的一面。 |
C.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抄书之辛,叩问之难,奔走之艰,住读之苦。 |
D.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 |
.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1)臣之妻私臣()(2)皆以美于徐公()
(3)王之蔽甚矣()(4)面刺寡人之过者().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各划一处)
(1)今齐地方千里(2)上书谏寡人者.翻译。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结合选文思考,齐威五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 (2)臣之妻私臣 (3)乃下令 (4)闻寡人之耳者 |
2. |
用现代汉语解释"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个句子。 |
3. |
"群臣吏民"进谏的三种方式依次是什么?请用文段中的词语回答。 |
4. |
结合课文分析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康照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骆。,必携书一本,观玩不已。人 问:“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借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⑧,及陈获罪,乃密疏荐陈。人以此重 之。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风月繁华之述备矣,明我斋③读而羡之。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注释1驺. (zou):古代养马驾车的官,这里指马匹。②不相中(zhòng):不合。③明我斋:人的名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观玩不已()②风月繁华之述备矣().曹练亭拥八驺而出,手不释卷非为学,请谈谈他携书的用意是什么?(2分)
.选文着重刻画了曹练亭为人所重的形象,尤其他对待陈鹏年的做法更令人称道,从这件事中你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