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80 g·L-1 NaOH溶液是指80 g 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80 g·L-1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 (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将NaClO3氧化成ClO2 c.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3)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 ;
(4)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 ;
(5)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
(6)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 (选填序号);
a.Na2S b.Na2O2 c.FeCl2
(7) 从吸收塔出来的溶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 (选填序号)。
a.蒸发浓缩 b.蒸馏 c.过滤 d.灼烧 e.冷却结晶
(5分)(1)化学反应2A(g)+B(?) 2C(g)达到化学平衡时:
①升高温度时,C的量减少,则反应物的能量总和____________生成物的能量总和(填“>”、“<”或“=”)。
②如果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B是____________态物质。
③若增加B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说明B是____________态物质。
(2)如图,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2 mol B,起始时容器体积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 A(g)+B(g) x C(g)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4,C的物质的量为 y mo
l。
根据题中数据计算,x =_________、y =_________;
(8分)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B是一种易溶于水,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的名称为,试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C是红棕色气体,试写出B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分)A元素原子M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B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
(1)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含有B元素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色。
(4)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将维生素C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
C的水溶液呈性。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2)刚切开的苹果露置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而变色,如果将刚切开的苹果在溶有
维生素C的水溶液中浸泡一下,苹果能保持长时期的不变色,说明维生素C具
有性。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6分) 氯元素有多种化合价,下列是按氯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多种物质:NaCl、、HClO、Ca(ClO)2、KClO3。请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化学式填空:
(1)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横线上应该填的物质为;
(2)上述含氯化合物中,其固体能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是;
(3)上述含氯化合物中,其水溶液有弱酸性和漂白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