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①将0.1 mol·L-1 MgCl2溶液和0.5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
②取少量①中浊液,滴加0.1 mol·L-1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③将①中浊液过滤,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0.1 mol·L-1FeCl3溶液,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 ④另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饱和NH4Cl溶液,沉淀溶解。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①中所得浊液过滤,所得滤液中含很少量Mg2+ |
B.①中浊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OH)2(s) Mg2+(aq)+2OH-(aq) |
| C.实验②和③均能说明Fe(OH)3比Mg(OH)2难溶 |
D.NH4Cl溶液中的NH 可能是④中沉淀溶解的原因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
|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
| C.HF、HC1、HBr、Hl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
|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 |
下列是几种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电负性最大的原子是()
A.1s22s22p4 B.1s22s22p63s23p3
C.ls22s22p63s23p2 C.ls22s22p63s23p64s2
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化合物是()
| A.NH4NO3 | B.NaOH | C.H2SO4 | D.H2O |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
| 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 (NH3)4]2+ |
C.硫酸铜水溶液 里加入氨水生成的沉淀是氢氧化铜,继续加氨水沉淀又溶解,说明氢氧化铜是两性氢氧化物 |
| D.在[Cu(NH3)4]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
三种元素的微粒Xn-、Y8+、zn+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n>p,则它们核内质子数(依次用X′、Y′、Z′表示)的关系为()
| A.X′="Y′=Z′" | B.Y′> Z′>X′ |
| C.X′> Z′> Y′ | D.Z′= Y′>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