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这一规定,实质上说明《十二铜表法》( )
A.保护私有财产 | B.是一部野蛮的习惯法 |
C.内容相当广泛 | D.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
法国杰出雕塑家罗丹于1875年完成了其不朽的名作《思想者》,作品中的人物仿佛陷入深深的沉思。“思想者”在思考什么?长期以来,学者们发出了强烈的好奇和苦心的研究。下列研究课题可以成立的是
A.思考普法战争给法国带来的巨大创伤 |
B.思考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在巴黎召开对法国的影响 |
C.思考法国戴总统高乐提出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含义 |
D.思考俄国十月革命对法国的借鉴意义 |
“民主的源头”、“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以上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最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之比较》 | B.《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
C.《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论析》 |
不受限制的君主权力极大地损害了商人阶级的利益,当新兴阶级凭借不断集中的财富对制度的影响力积累到相当程度时,亦即他们对专制君主的忍耐到达极限之日,英国比其他国家更早地“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决定性的一步”是指
A.开辟新航路 | B.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实现联合 |
C.第一次进行工业革命 | D.1688年的“光荣革命” |
“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材料你出什么货?没有史料你写什么历史?但深入追寻一下,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不是一分材料出一分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分货。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 B.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 |
C.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 D.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 |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种具体措施只能显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治趋势。”最能体现这一“政治趋势”的措施是
A.普选产生权力机关,公职人员接受选民监督 |
B.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
C.限制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 |
D.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严禁克扣工人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