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1年11月2日,《神州日报》刊登了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的电文: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人满洲,存帝自扰。该电文

A.促成了袁世凯成为首位临时大总统 B.说明了辛亥革命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C.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迫切要求 D.反映了当时民主共和观念已深人人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

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B.发动国民大革命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这与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哪一思想类似( )

A.反对帝国主义 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普遍平等的民权 D.民族平等

“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这是老革命家吴玉章为1959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的题诗,主要是指李大钊( )

A.是《新青年》的撰稿人 B.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C.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D.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1917年,《新青年》第2卷第6期发表了胡适的《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该诗()。

A.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B.否定了传统的道德观念
C.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理念
D.体现了文学革命的成果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师夷长技以自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