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 B.洋务企业近代化因素增多 |
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 D.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 |
下图是1921年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为中国设计的政治构架图:
该政治构架的设计
①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主张 ②反映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③借鉴了近代美国民主政治的构想④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蒋梦麟在《西潮》中说:“中国一度非常讨厌西方文化,她惧怕它,诅咒它,甚至踢翻饭桌,懊丧万分地离席而去。结果发现饭桌仍从四面八方向她塞过来。”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这种态度的典型表现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戊戌变法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下表是《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纺织品进口情况表》:
时间 |
进口总值 (单位:银两) |
棉织品和毛织品占 当年进口总值之比 |
|
1867年 |
6930万 |
29% |
|
1873年 |
7410万 |
32% |
|
1883年 |
7360万 |
28% |
|
1893年 |
15130万 |
21% |
导致表中现象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强 B.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机器工业产品物美价廉 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张之洞在《劝学篇》说:“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材料表明张之洞主张
A.中体西用 | B.君主立宪 | C.民主共和 | D.民主科学 |
恩格斯在论及清朝同外国列强之间的一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 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