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图表,回答问题。

(1)商品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2)这个曲线图反映了什么规律?该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价格的变动会对生产经营产生怎样的影响?9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价格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要求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013年2月,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及专家学者多次论证的基础上,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方案列出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以及重点任务和改革路径。其中,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是未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为此,国务院有关部门将陆续研究出台社会救助、扶贫开发、企业工资支付保障、集体协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方面的行政法规。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蓝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W市与全国三大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比较

图2 W市与全国单位产值能耗下降情况比较

注:W市地处西南,矿产资丰富,环境优美,文化遗产独特。
(1)分析材料一中图1和图2的经济现象及其内在联系。(8分)
(2)根据材料一,请运用“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为W市发展生态文明型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搜索快速、方便交流和传播广泛等优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同时也改变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截止到2013年上半年,我国微信用户超过4亿户,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56.8%,电子商务整体市场的规模达到5.4万亿元,增长38.5%。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销量增幅都超过了25%。信息消费正在成为市场新的亮点和热点。信息消费正成为一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增长潜力巨大、影响范围广泛、拉动作用持久的新型消费形式。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加快促进信息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6分)
材料二为加快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增长,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问题进行了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在充分听取有关信息专家和部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和具体政策,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产品的供给能力、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工程”建设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努力将信息消费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履行职能促进信息消费稳定增长的?
材料三 中国互联网发展令人鼓舞,但面临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每年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2013年11月5日,第四届全球网络空间合作峰会上,中国提出以下主张:主权国家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主体,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前提。维护网络安全,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中国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与各国的合作,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以上主张的政治生活依据。6分)
材料四信息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谣言、诈骗、侵权等一些负面影响。Z省公安厅发布消息称,该省在近期专项整顿行动中,发现违法信息21.2万多条,其中网络谣言、虚假和低俗信息占据很大比例。
(4) 意识具有能动反作用,据此对网络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1)请解读表1和表2所蕴含的经济信息及其内在联系。,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建设“美丽中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8分)
材料二 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5年6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987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9年12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材料三1989年以来,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30多部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期间,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草原法进行了一次修订。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而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当时立法的时候并不是突出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面对不断恶化的环境和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沙尘天气和雾霾天气,如何完善相关的法律,改善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2)结合材料二、三,从认识发展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对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3)简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及其职权,并从完善法律制度的角度,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如何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十二五”期间各省立足文化产业发展,助推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材料一安徽省确定2013年为“文化体制改革巩固拓展年”。安徽省政府要求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评办法。文化行政部门要适应文化发展新形势,推动由主要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促进工作重心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转到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有关行政执法队伍调整归并,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从体制上解决多头多层执法、管理缺位越位等问题。
材料二为建设生态安徽,安徽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构筑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网络公共平台,倾听民声民意,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材料三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会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须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经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1)请你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为安徽省各级政府巩固拓展文化体制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8 分)
(2)根据材料,说明在建设生态安徽问题上政府应怎样科学民主决策?
(3)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T市进行上述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