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消费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影响,我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要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改革创新,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会议要求要从多个方面,让群众有能力消费,敢于消费,愿意消费。
材料二:当今,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为5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60~70%之间。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5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60%以上,美国达到80%。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重视消费的经济依据。
(2)分别说明材料二、材料三揭示的经济现象,并说明材料一对材料二有何影响。
2011年4月至5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蔬菜价格的迅速下跌。针对蔬菜“卖难”现象,商务部5月23日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维护菜价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同时要求商务部门与农业等部门建立密切协作机制,千方百计缓解蔬菜“卖难”。菜价随着季节涨落是正常的,但暴涨暴落就不正常了。
运用有关规律的知识回答:
(1)为什么说菜价随着季节涨落是正常的?
(2)如何看待商务部的上述行为?
材料一: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较高,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是因为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缺乏核心技术,核心动力,导致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象比较严重。“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经济”的实践变得更加地迫切。
材料二: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1.7,增加到2009年的38.4%;消费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63.8%下降到2009年的20.1%,2009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41.5%。
材料三:亚洲开发银行调研曾发现,在河北省环绕京津的区域有24个贫困县、200多万贫困人口,集中连片,与西部地区最贫困的“三西地区”相比,处在同一发展水平,有的指标甚至更低,亚洲开发银行为此提出了“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
针对材料存在的问题,谈谈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一:2011年12月24日,国家质监总局公布近期对全国液体乳产品抽检结果公告,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分别超标140%和80%。
材料二:2009年7月,中粮入主蒙牛以来,其掌舵者宁高宁就多次强调重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然而,宁高宁执掌下的蒙牛却在不断地侵犯公众的食品安全底线与道德底线。
2010年4月,陕西周至县马召镇18名学生在饮用蒙牛牌核桃奶后发生食物中毒;今年2011年4月底,陕西榆林学生奶中毒事件,是国内乳业最大一起群体性中毒。蒙牛给出的解释是,此风波与蒙牛无关,那些孩子们得了一种病,叫癔症;2011年8月28日,长沙消费者购买的蒙牛高钙低脂牛奶未开封却发酸发绿,倒出来的满是绿水。投诉专员给出的答复是,产品没有质量问题,由于天气炎热,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受高温撞击等因素导致包装出现“漏气不漏奶”的情况。空气进入,微生物发酵才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1)从市场经济角度,你如何看待“蒙牛”现象?
(2)对防范和杜绝在市场经济中发生的“蒙牛”现象,你有什么建议?
2010年国庆之后,全国各地水价“涨声一片”,围绕着新一轮水务改革亦产生了不少争论,“不能因为穷人喝不起水就不涨价”的说法更引来强烈质疑。某校高三同学注意到这一情况,围绕“水价的形成和水务改革”开展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参与活动。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某网站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甲方:水资源费之前价格是比较低的,水价不上调,实际付出的是环境代价和人们的健康代价。
乙方:水作为生活必需品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其价格的调整需审慎稳妥,不可盲目一刀切。
(1)你是赞成甲方还是乙方观点?请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你赞成的理由。
(2)水价应如何形成,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4分)
2011年,食品安全问题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地沟油”又接踵而来……食品问题可谓五花八门,触目惊心,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不安与恐慌。2011年9月26日,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上海“染色馒头”案一审宣判,上海染色馒头案三名责任人一审获刑5至9年。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中所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2)构建“放心消费”的食品市场,是广大消费者的企盼,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当前就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市场,请填写下表(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