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n-1)d10n s2电子构型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区和族。
(2)写出3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名称:。
(3)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不锈钢,在其生产过程中添加了某种元素X,该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该元素可与氧元素形成离子X2O72-,K2X2O7氧化浓盐酸生成氯气的同时还生成了X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键能是指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
格所示(单位:kJ·mol-1):
键 |
H—H |
N![]() |
O=O |
F—F |
H—Cl |
键能 |
436 |
946 |
498 |
157 |
431 |
键 |
N—N |
P—P |
P—O |
Cl—Cl |
Br—Br |
键能 |
193 |
198 |
360 |
242.7 |
193 |
①由表中所列化学键形成的单质分子中,最不稳定的是。
②通过表中键能数据,计算说明N2分子中的键比键稳定(填“”或“
”)。
③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现有化学反应方程式,通过计算可以确定,1molP4(s)参加该反应,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kJ。
甲、乙、丙是中学中常见的单质,X、Y、Z是常见的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甲是具有氧化性的黄绿色气体,丙是棕红色的液体,Y与Z含有相同的阳离子,X与Z含有相同的阴离子;它们之间有以下转化关系:丙十乙
→Z;X十丙→Z;X+甲→Y+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X与足量的甲在溶液中完全反应时的离子方程式。
(3)欲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气体甲,然后完成上述反应“X+甲→Y+丙”,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B的作用是;
③装置C中的试剂为;
④装置D中收集气体甲的方法名称是;
⑤装置F的主要作用是,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Fe2O3、CuO、A1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品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1)混合气体Y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反应①中生成混合气体X的化
学方程式是。
(2)通过上述实验及其现象说明,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
(3)为进一步确定样品中的未知物质,可以用上述反应过程中的溶液,设计一个简单的后续实验就可以确定,方法是。
某无色溶液X,由K+、NH+4、Ba2+、Al3+、Fe3+、CO2-3、SO2-4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白色沉淀甲是;
(2)试写出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A、B的离子方程式、
;
(3)通过上述实验,可确定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尚未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1)已知亚氯酸(HclO2)不稳定,可分解,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当有3.2mol电子发生转移时,发生分解的HClO2的物质的量是。
(2)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 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 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mL(标准状况)
(3)原混合物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