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室温下,在30ml的 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1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写出a点溶液呈酸性的离子方程式:
(2)若c点时V(NaOH)为90ml,则Al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3)写出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d点时,V(NaOH)约为
(Ⅱ)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5 mol/L的四种溶液:
①Na2CO3溶液 ②NaHCO3溶液 ③HCl溶液 ④氨水
(1)向④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此时c(NH4+)/c(OH-)的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将③和④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________④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用语解释下列事实(其中离子反应必须写离子方程式)
(1)向K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生成的沉淀只有一种
(2)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
(3)向FeCl2溶液中加入NaOH后的变化
(4)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胶塞
(5)AlCl3溶液与NaAlO2溶液相遇产生白色沉淀
(6)向Fe(NO3)2溶液中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浅绿变黄色
化合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
已知:RCOOHRCOCl;D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的转化所加的试剂可能是,C+E→F的反应类型是。
(2)有关G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烃 |
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C.可以发生水解、加成、氧化、酯化等反应 |
D.1mol G最多可以跟4mol H2反应 |
(3)E的结构简式为。
(4)F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发生水解反应②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③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6)已知:酚羟基一般不易直接与羧酸酯化。而苯甲酸苯酚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试写出以苯酚、甲苯为原料制取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原料任用)。
注:合成路线的书写格式参照如下示例流程图:
一氧化碳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化工基础原料。
(1)利用下列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
Ni(s)+4CO(g)Ni(CO)4(g) 该反应的ΔH0(选填“>”或“=”或“<”)。
(2)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可将二氧化硫还原为单质硫。已知:
C(s)+O2(g)=CO2(g);ΔH1=-393.5 kJ·mol-1
CO2(g)+C(s)=2CO(g);ΔH2=+172.5 kJ·mol-1
S(s)+O2(g)=SO2(g);ΔH3=-296.0 kJ·mol-1
则2CO(g)+SO2(g)=S(s)+2CO2(g) ΔH3=。
(3)工业上一般采用CO与H2反应合成可再生能源甲醇,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
①某温度下,将2mol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mol·L-1,则CO的转化率为。
②合成气经压缩升温后进入10m3甲醇合成塔,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反应进行甲醇合成,T1℃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O和H2,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
H2 |
CO |
CH3OH |
浓度/(mol·L-1) |
0.2 |
0.1 |
0.4 |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v逆 (填“>”、“<”或“=”);若其他条件不变,在T2℃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c(H2)=0.4 mol·L-1,则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生产过程中,合成气要进行循环,其目的是。
(4)金属氧化物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下图是四种金属氧化物被一氧化碳还原时lg[c(CO)/c(CO2)]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
则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可表示为:K=。800℃时,其中最易被还原的金属氧化物是(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K)等于。
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与合理处理。含有农药、染料、酚、氰化物,具有臭味的废水,常用氧化法进行处理。一个典型实例是用氯氧化法处理含有剧毒的氰化物(含CN-离子)的废水。在碱性条件下(PH=8.5~11),氯气可将氰化物中CN-氧化为比它毒性小1000倍的氰酸盐(含CNO-)。
(1)写出含CN-废水中用氯气氧化,生成氰酸盐时的离子方程式。
(2)在用液氯不便的地区,可用漂白粉处理含CN-的废水,若将其氧化为CNO-,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ClO2也可将剧毒氰化物氧化成无毒气体而除去,写出用ClO2氧化除去CN-的离子方程式。ClO2消毒(氧化)效率是同质量消毒剂NaClO的倍 。(保留2位小数)
(4)某同学欲对用ClO2消毒过的水进行Cl-含量的测定。实验过程如下:向30.00 mL水样中加几滴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0.001000 mol/L AgNO3溶液滴定,当有砖红色Ag2CrO4沉淀出现时,达到滴定终点,此时用去AgNO3溶液12.12 mL ,则:
①水样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②如在滴定终点时,测得溶液中的CrO42-浓度是3.000×10 -3 mol/L,则此时溶液中Cl-的浓度为。(已知KSP(AgCl)=" 1.77×10" -1 0, KSP(Ag2CrO4) = 2.70×10-1 2 )
(5)(CN)2被称为拟卤素,CN-则被称为拟卤离子,它们的性质类似于卤素单质(如氯气)及卤素阴离子(如氯离子)。
①写出(CN)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式。
②写出CN-的电子式。
③已知1g气态(CN)2完全燃烧放出21.1kJ的热,写出(CN)2 (g) 在O2 (g) 中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X、Y、Z、W、P为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W、P位于同一周期。X 元素形成的单质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气体,1mol Y的单质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均为33.6L。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8,X的原子序数是Z的原子序数的一半。
(1)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X的氢化物与P的氢化物接近时的现象是_________.。
(2)W与P可形成一种个数比为1:2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与P形成的化合物溶液显___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显示这种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Z、W、P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5)X的三氟化物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但是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够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写出此三氟化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若0.6mol的X的三氟化物完全与水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约是____________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