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陈情表》文段,回答各小题。(共17分)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在故老 故老:老朋友
B.臣微志听:听信
C.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拔擢:提拔,提升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微薄

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和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但刘日薄西山 B.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臣无祖母,无至今日 D.是区区不能废远

下列语句分别表明李密想“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与想“尽心效忠晋武帝”的一项是(   )

A.①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②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B.①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C.①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②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D.①乌鸟私情,愿乞终养②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段重在叙事中动以深情,在陈情中晓以大义
B.在陈情中既表达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力,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
C.第一段融情于理,连用“凡在”“况臣”“且臣”“今臣”“但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
D.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孝比忠重要。

请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9分)
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⑵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汝 独 不 闻 邪 昔 者 海 鸟 止 于 鲁 郊 鲁 侯 御 而 觞 之 于 庙 奏 九 韶 以 为 乐 具 太 牢 以 为 膳 鸟 乃 眩 视 忧 悲 不 敢 食 一 脔 不 敢 饮 一 杯 三 日 而 死 此 以 己 养 养 鸟 也 非 以 鸟 养 养 鸟 也。
(取材于《庄子·至乐》)

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褚遂良,字登善。贞观中,累迁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隶楷。太宗尝叹曰:“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魏征白见遂良,帝令侍书。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
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帝曰:“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恶必记,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帝曰:“朕行有三:一,监前代成败,以元龟;二,进善人,共成政道;三,斥远群小,有受谗言,朕能守勿失,亦欲史氏不能书吾恶也。”
于时皇子虽幼,皆外任都督、刺史,遂良谏曰:“昔二汉以郡国参治,杂用周制。今州县率仿秦法,而皇子孺年并任刺史,陛下诚以至亲扞四方。虽,刺史,民之师帅也,得人则下安措,失人则家劳攰。臣谓皇子未冠者,可且留京师,教以经学,畏仰天威,不敢犯禁,养成德器,审堪临州,后敦遣。惟陛下省察。”帝嘉纳。
西突厥寇西州,帝曰:“往魏征、褚遂良劝我立麹文泰子弟,不用计,乃今悔之。”帝于寝宫侧别置院居太子,遂良谏,以为“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宜许太子间还东宫,近师傅,专学艺,以广懿德。”帝从其言。
帝寝疾,召遂良、长孙无忌曰:“叹武帝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今委卿矣。太子仁孝,尽诚辅之。”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毋忧。”因命遂良草诏
高宗即位,封河南县公,进郡公。坐事出同州刺史。再岁,召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兼太子宾客。进拜尚书右仆射。
(取材于《新唐书》)
[注]①元龟:可作为借鉴的往事。②有:或许。③ 攰:guì疲乏。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起居:皇帝的言行
B.臣谓皇子未冠者未冠:尚未冠名
C.近师傅,专学艺,以广懿德懿德:美好的德行
D.因命遂良草诏草诏:起草诏书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监前代成败,以元龟坐事出同州刺史
B.朕能守勿失无忌、遂良在,毋忧
C.虽,刺史,民之师帅也养成德器,审堪临州,后敦遣
D.不用计,乃今悔之太子仁孝,尽诚辅之

给下列文句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世南死,无与(之)论书者
B.遂良独论(其)所出
C.臣职载(于)笔,君举必书
D.臣谓皇子未冠者,可且留(诸)京师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起初,褚遂良是由于书法方面有相当的造诣而得到唐太宗青睐的。
B.褚遂良负责“起居录”敢于坚持原则,使唐太宗不得不奉公守法。
C.褚遂良作为谏官,遇事勇于进言规劝,他的意见大多被皇帝采纳。
D.唐太宗病危时把太子托付给褚遂良等人,希望他们尽心辅佐太子。

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
②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9分)
《金石录》后序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候德甫①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②之民也。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③。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答题。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阙④、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柬十卷作一帙。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
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绍兴二年玄黓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节选自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注】①赵侯德甫:指赵明诚,字德甫.李清照之夫。赵明诚曾为莱州等地太守,故称“侯”。②葛天氏:传说中的远古帝王。③铅椠(qiàn):古代文具。铅为铅条,可书写;椠为木板,可书文字。④刓(wán)阙:磨损残缺。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始赵氏归:回到 B.后居乡里十年屏:隐退
C.大橱簿甲乙簿:书册 D.装卷初就:接近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根据上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1)李清照夫妇喜爱收藏,是否看上的东西都能会买回家?
(2)李清照在阅读亡夫遗著时,睹物思人,此时此刻她是怎样的情绪?
把第Ⅱ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
(2)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
用“/”给下面文言语段断句。
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张延隽之为晋州行台左丞,匡维主将,镇抚疆场,储积器用,爱活黎民,隐若敌国矣。群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既代之后,公私扰乱,周师一举,此镇先平.齐亡之迹,启于是矣。(《颜氏家训·慕贤》)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景公疥遂痁①,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梁丘据、裔款言于公曰:“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②之罪也。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君盍诛于祝固、史嚚以辞宾?”
公说,告晏子。晏子对曰:“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赵武曰:‘夫子家事治,言于晋国,竭情无私,其祝史祭祀,陈言不愧;其家事无猜,其祝史不祈。’建以语康王,康王曰:‘神人无怨,宜夫子之光辅五君,以为诸侯主也。”
公曰:“据与款谓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诛于祝史,子称是语何故?”
对曰:“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上下无怨,动无违事,其祝史荐信,无愧心矣。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福,祝史与焉。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暴虐淫纵,肆行非度,无所还忌,不思谤讟③,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其祝史荐信,是言罪也;其盖失数美,是矫诬也;进退无辞,则虚以成媚,是以鬼神不飨,其国以祸,祝史与焉。所以夭昏孤疾者,为暴君使也,其言僭嫚于鬼神。”
公曰:“然则若之何?”
对曰:“不可为也。山林之木,衡鹿④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县鄙之人,入从其政;逼尔之关,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强易其贿;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私欲养求,不给则应。民人苦病,夫妇皆诅。祝有益也,诅亦有损。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君若欲诛于祝史,修德而后可。”
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公疾愈。 (《晏子春秋·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第七》)
【注释】①疥,疥疮。痁(shān),疟疾的一种。②祝史,祝官和史官。古代祭祀活动中掌祝祷记事的人。后文“(祝)固”、“(史)嚚(yín)”指祝官,史官的名字。③谤讟(dú):诽谤,怨言。④衡鹿:与下文的“舟鲛”、“虞侯”、“祈望”都是官职名。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作辟违,从欲私厌:满足
B.神怒民痛,无于心悛:悔改
C.县之人,人从其政;鄙:浅陋
D.承嗣大夫,强易其贿贿:财物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丰先君有加矣会会稽山阴之兰亭
B.私欲养求,不给应如有地动,尊振龙
C.输掠其聚,成其违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
D.岂能胜亿兆人诅秦遇将军,可谓深矣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
(2)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公疾愈。
结合文意,谈谈晏子认为鬼神没有保佑景公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