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1)已知:H2(g)+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①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
b
c
②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ΔH 0(填“>”或“<”)。
(2)发射“天宫”一号的火箭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这种推进剂的优点是 ,
。(请写两条)
(3)已知: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H2(g)H2(l) ΔH="-0." 92 kJ·mol-1
O2(g)O2(l) ΔH="-6.84" kJ·mol-1
H2O(l)H2O(g) ΔH="+44.0" kJ·mol-1
请写出液氢和液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烷烃A(MA = 86)只有三种一氯取代产物B、C和D。 B和D分别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都只能得到有机化合物E。以上反应及B的进一步反应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G的结构简式是。
(2)B—F的反应条件。
(3)B转变为E的反应属于(填反应类型名称)。
(4)F与I的关系是。
(5)写出反应H与I的反应方程式。
2006年5月,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竭。“亮菌甲素”的结构简式为:
它配以辅料丙二醇溶成针剂用于临床。假药中使用廉价的二甘醇作为辅料,二甘醇为工业溶剂,有很强的毒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亮菌甲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丙二醇的分子式是C3H8O2,已知两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物质不存在。写出其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亮菌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亮菌甲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亮菌甲素”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只有2种
D.1 mol“亮菌甲素”最多与2 mol NaOH反应
(4)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发现二甘醇分子中有3个吸收峰,其峰面积之比为2∶2∶1。又知二甘醇中C、O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H的质量分数为9.4%,1 mol二甘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 mol H2。写出二甘醇与乙酸(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9H10O2,A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一溴代物B,可发生如下转化关系(无机产物略):([ O ]指发生氧化反应)
其中K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且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两种结构。
已知:① 当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时,易发生如下转化:
RCH="CHOH" à RCH2CHO。
② —ONa连在烃基上不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与I中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检验该官能团的试剂是。
(2)上述变化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填编号)。
(3)写出结构简式:G;M。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K与NaHCO3溶液反应。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含有苯环II.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III.在稀的NaOH溶液中,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1mol NaOH反应
(1)已知:N2(g)+O2(g)=2NO(g);△H= +180.5kJ/mol
4NH3(g)+5O2(g)=4NO(g)+6H2O(g);△H=-905kJ/mol
2H2(g)+O2(g)=2H2O(g);△H=-483.6kJ/mol
则N2(g)+3H2(g)=2NH3(g)的△H=。
(2)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2和H2通入固定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①增大压强②通入He
③使用催化剂④降低温度
(3)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设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60molN2(g)和1.60molH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NH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计算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2转化率为;
(4)合成氨的原料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右图所示实验:(其中c、d均为碳棒,NaCl溶液的体积为500ml)
①b极为极,电极反应式;
c极为极,电极反应式
②右图装置中,当b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80ml时,则乙池溶液的PH为(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且NaCl溶液足量)
中学化学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有些生成物已略去), 其中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F物质是工业上制取烧碱的原料,G、H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其余为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物质的化学式:A、C、H;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D+I→E+F,
②C与等物质的量的Na2O2在溶液中反应:;
(3)由D的饱和溶液可以制得E胶体,该胶体中E粒子直径的大小范围是,若要提纯E胶体,采用的操作方法叫。
(4)D的水溶液呈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为抑制这一变化,通常在配制D溶液时,采取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