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说的是辛亥革命未能根本改造传统社会,但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下体现“促进”作用的是     

A.清新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风气 B.民主共和思想被普遍接受
C.使国体、政体发生了变更 D.使民族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近代化的领导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以来,大国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世界局势。回答20、21题。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②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
③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④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观察图6并结合所学,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A.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B.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速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朗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

在古代,中、西方文明特点不同,在各自道路上都有较大发展。回答18、19题。
下列美学观点,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C.“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D.“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①工商业比较发达②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③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④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回答16、17题。
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不懂得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此处的“开始”是指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依据应该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
C.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

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关系,是近代中国人面对的重大问题。回答14、15题。
下列各项,能体现孙中山对中西文化关系的认识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
C.“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常为师”
D.“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921年,有人谈到:“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
B.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
C.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
D.日本侵略者利用儒家经典进行奴化教育

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作用。回答下面试题。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

A.宗法制得以恢复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取消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

图5所示为我国古代某个时期的疆域。为此疆域的确定做出直接贡献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北魏孝文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