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讨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在2010年料峭的早春中,新能源汽车俨然是最热门词汇之一
图一
注:2009年传统汽车的销量接近2400万台,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足300万台。
(1)指出图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图二:目前不购买新能源汽车主要原因的调查结果(多选)
新能源汽车尽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有关专家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2)结合图二,请从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的角度分析如何破解“看好且支持但目前不会购买”的矛盾。
材料一: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是电池。国外专家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寄希望于燃料电池。而中国比亚迪汽车企业则打破常规,将原来自己的手机磷酸铁锂电池专利技术运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反复实验,开发出比锂电池性能更优异的高铁电池。
(3)结合材料一,我们可以从比亚迪的做法中获得哪些哲学启示
材料二:要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不能仅仅关注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这些经济问题,还应该在汽车文明上做文章。随着汽车时代的迅速到来,汽车与环境、汽车与能源等矛盾日益显露;汽车文明的缺乏更是纵容了醉酒驾驶、疲劳驾驶等“马路杀手”。
(4)结合材料二,请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分析如何在汽车文明上做文章
材料五世博会是跨越国界的全球盛事,是主办国向整个世界表现自身风貌的机会。从2010年5月1日至1O月31日,在历时6个月的时间里,上海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 000年的灿烂文化。
(1)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如何通过上海世博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
材料六世博会吉祥物是世博会的核心识别元素之一,大量的世博会产品是通过其形象或者引用其形象进行制作的,自然也就成为世博会市场开发的重要载体。上海世博会推出了“海宝",其形象适合于不同材质的纪念品制作,给吉祥物的市场开发提供了。巨大空间。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市场开发,不仅能够扩大这些吉祥物原产地的国际影响,还会拉动当地的旅游发展,促进这些地区特色产品的销售,加速地方经济的发展。
(2)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和国家应该怎样进行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市场开发。
材料一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称“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农民老有所养即将变为现实。新农保的到来,对两千多年始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都不能免于劳作的中国农民来说,是特大喜事。它标志着中国农民自古以来完全依赖家庭养老的模式即将成为历史,其意义堪比2006年正式取消延续数千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这一重大惠农政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是拉动内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要求,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将发挥巨大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谈谈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2010年1月31日,新世纪以来第七个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党中央、国务院年年出台新政策,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成效不断扩大,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农村形势持续向好。
(2)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支农惠农政策的正确性。
材料三开展新农保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惠农政策,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参加“新农保”的农民,只要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均可领取基本养老金。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继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3)结合材料三,请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建立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材料五世博会是跨越国界的全球盛事,是主办国向整个世界表现自身风貌的机会。从2010年5月1日至1O月31日,在历时6个月的时间里,上海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 000年的灿烂文化。
(1)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如何通过上海世博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
材料六世博会吉祥物是世博会的核心识别元素之一,大量的世博会产品是通过其形象或者引用其形象进行制作的,自然也就成为世博会市场开发的重要载体。上海世博会推出了“海宝",其形象适合于不同材质的纪念品制作,给吉祥物的市场开发提供了。巨大空间。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市场开发,不仅能够扩大这些吉祥物原产地的国际影响,还会拉动当地的旅游发展,促进这些地区特色产品的销售,加速地方经济的发展。
(2)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和国家应该怎样进行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市场开发。
材料一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称“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农民老有所养即将变为现实。新农保的到来,对两千多年始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都不能免于劳作的中国农民来说,是特大喜事。它标志着中国农民自古以来完全依赖家庭养老的模式即将成为历史,其意义堪比2006年正式取消延续数千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这一重大惠农政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是拉动内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要求,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将发挥巨大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谈谈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2010年1月31日,新世纪以来第七个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党中央、国务院年年出台新政策,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成效不断扩大,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农村形势持续向好。
(2)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支农惠农政策的正确性。
材料三开展新农保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惠农政策,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参加“新农保”的农民,只要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均可领取基本养老金。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继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3)结合材料三,请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建立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