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关于“空城”、“鬼城”的报道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不少地方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把各种产业都堆在大城市里面,搞“造城运动”。结果不论城市建设还是城市运营都效率低下,使城市化和工业化受到了成本过高的阻碍。
C市在新区建设过程中坚持调结构。转方式的基调,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避免了“空城”现象:一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城镇化红利,突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共享,着力推进人的城镇化,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二突出节约集约,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提高质量和效益;三突出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城市;四突出城乡统筹,更加注重“四化”同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五突出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市推进城镇化是如何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来避免“空城”现象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部署,它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材料二:《决定》指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依据材料,从经济学角度回答: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意义。
(2)如何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家及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加强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促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材料二 近年来,保送生、自主招生正成为中国综合排名靠前的大学的一个重要生源渠道,但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家庭所在地为省会城市的学生,获得保送资格的可能性是郊区农村学生的11.1倍。教育学博士、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罗立祝的实证研究也发现,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通过自主招生获得加分资格的更是如此。
材料三 2013年高考报名近期陆续开始,今年黑龙江省率先开放异地高考,外省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只要具有在黑龙江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在该省连续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该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可就地报考。自2014年起,广东省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及标准,其中,中学生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各类科技竞赛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和省级优秀学生等17项将不再作为加分项目。
(1)实现教育公平能推动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展。请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哲理。
(3)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材料一 继“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猪肉和毒胶囊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之后,近日,号称天下第一酒,一直以酝酿湘西千年文化,传承湘西古老秘方自居,号称“无上妙品”的高端白酒酒鬼酒被查出有毒----塑化剂含量竟然超标高达260%。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这有国家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的原因,更是企业利益驱动的结果。
材料二 官方数据显示,2007年11月到今年2月,全国共查处“三聚氰胺”乳品、“瘦肉精”饲料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18万余件,处理近4万人。去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力度。
材料三 广东2012年大力开展“三打两建”活动----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确保公平正义,重塑广东经济发展新优势。
分析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2)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安心。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灾情惨烈,举世震惊。但中国表现出一个更加强大和成熟的国家形象:政府以最快的速度做出镇定的反应,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灾区人民稳定沉着,没有出现秩序混乱而是积极自救。灾区到处是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行为。胡锦涛等领导人带头捐款,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关怀,激励灾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奋力抗震救灾。在全国各地,一个个捐助点前,普通老百姓排起长龙,慷慨解囊,争相献血,涌动着一片真情。
在大灾面前,国人挺起脊梁,展现出强大的抗灾自救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地震废墟上闪耀,中华民族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这是一个国家伟大之所在,中国呈现给世界和国民一个有力、有序、有效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鲁迅先生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请结合材料说明,鲁迅先生所说的“民魂”指什么?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怎样理解“民族精神在地震废墟上闪耀”?
(3)为什么要让“民魂”“发扬起来”?
(4)你觉得应该怎样来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