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 |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 B. |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
白色固体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
说明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 |
| C. |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
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生产 |
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
| D.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为Ag-e-=Ag+ |
|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
| C.当电路中转移0.1mol e-时,通过交换膜的阳离子为0.2mol |
| D.用K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不改变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 0.1mol/L的醋酸溶液含有0.1nA个H+ |
| B.1molSiO2与足量的焦炭高温下完全反应生成硅,转移4nA个电子 |
| C.标准状况下,11.2L H2O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nA |
| D.常温常压下,14 g 由N2与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
下列陈述中,Ⅰ、Ⅱ都正确且两者间具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 A |
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 |
明矾可作自来水消毒 |
| B |
Fe3+有氧化性 |
FeCl3溶液可用于溶解回收旧电路板 中的铜 |
| C |
NH4Cl受热分解 |
加热可将Ca(OH)2和NH4Cl固体混合物分离 |
| D |
SO2具有氧化性 |
SO2可用于漂白纸浆 |
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Al3+、Cl-、NO3- | B.K+、Fe3+、Cl-、SiO32- |
| C.H+、Fe2+、SO42-、Br2 | D.K+、Ag+、NH3·H2O、NO3- |
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氨基酸
B.铺路用的沥青主要含有C、H、O等元素
C.做衣服的棉、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煤经过汽化、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