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①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②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④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针路”出现于宋代,指的是古代人们在罗盘指引下将不同地点的航行方向连结而成的一种航线。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出现是宋代航海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B.它的出现使得古代海上航行更加安全便利
C.我国在宋代就已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D.宋代开始突破“海禁”政策鼓励对外贸易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
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

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该是

A.穷理的方法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