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只有下列仪器和用具:烧杯、试管、硬质玻璃管、圆底烧瓶、量筒、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导气管、橡皮塞、橡皮管、100mL容量瓶、玻璃棒、药匙、火柴。从缺少仪器或用品的角度看,该学生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①制取氢气 ②粗盐提纯 ③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④用氯化钠晶体配制100mL 0.1mol·L-1的氯化钠溶液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 |
物质转化关系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 |
Al2O3 |
NaAlO2 |
Al |
Al(OH)3 |
B |
Na2O |
Na2O2 |
Na |
NaOH |
|
C |
CH2=CH2 |
CH3CH2OH |
CH3CHO |
CH3COOH |
|
D |
NO |
NO2 |
N2 |
HNO3 |
某温度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
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3 mol H2,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 kJ |
C.由图可知,断开1mol 氮氮三键与1 mol 氢氢键吸收的能量和小于形成1mol 氮氢键所放出的能量 |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 |
短周期元素R、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W元素和Z元素同主族,且Z元素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Y是地壳中除氧外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与X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
B.Y、R、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Z>R>Y |
C.W的氢化物稳定性比Z的氢化物稳定性低 |
D.Y与W形成的化合物YW2的熔点高、硬度大 |
新型纳米材料MFe2Ox (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M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流程如下: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B.MFe2Ox是还原剂 |
C.x >y | D.SO2发生了置换反应 |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浓盐酸 |
B.常温下,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 |
C.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
D.工业上SO2转化为SO3用五氧化二钒铁触媒作为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