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1)1.5molH2SO4的质量是______,其中含有___ _mol H。
(2)3.6gH2O的物质的量是 ,含有H2O 个。
(3)9.03×1023个氨分子含________摩尔氨分子。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农夫山泉”矿泉水进行检测时,发现1.0 L该矿泉水中含有45.6 mg Mg2+,则该矿泉水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5)从1L 1mol/LNaOH溶液中取出100mL,则这100mLNaOH溶液中含NaOH的质量 g。
(4分)在50 mL 9 mol/L的硝酸溶液中,加入6.4 g Cu,全部溶解,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2和NO,将反应后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时测得c(NO3-)=3 mol/L。
(1)则生成的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mol。
(2)治理氮氧化物污染的方法之一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反应原理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
若将上述的NO2和NO的混合气体通入1 mol/L的NaOH恰好被吸收,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 mL
W、X、Y、Z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的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是金属元素,X与Z属于同一主族的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和W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W、X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的3倍。
(1)由此可知元素W为_______; Y 为_______;(都填元素名称)
(2)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第____族
(3)W分别与X、Z能形成相应的氢化物,这两种化合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
(4)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上述四种元素组成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Z的低价氧化物通入Cl2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0分)现有A、B、C三种物质,均含同一种元素,一定条件下其转化关系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
(1)若A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形成的氢氧化物。
① 组成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② 当A与D的溶液反应转移1.5 mol电子时,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A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A是常见金属单质,B的溶液为黄色,D的组成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比L层少1。
① 下列关于C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其溶液为无色 B.遇KSCN溶液变红色
C.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D.其溶液可用于吸收氯气
② B与HI溶液反应可生成C、E和一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4分)现有 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 ,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 A、C 位于同一主 族 、A 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 、B、D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且 B、D 能形成 DB 2和 DB3两种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由 A、B、C、D 四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 、且具有漂白作用的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 、 。
(2)C 与 D 能形成化合物甲,写出化合物甲与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 。
(3)仅由 B、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乙常做供氧剂,写出乙的电子式,又知乙与DB2可进行反应,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元素E比B元素的原子序数小1,则E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稀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
①25℃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数;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②25口C时,2×l0mol
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 (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25℃时,将20mL 0.10 mol CH3COOH溶液和20mL O.l mol
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0 mol
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上图所示:
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_______c(SCN-)(填“>”、“<”或“=”)
(2) 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_________。
(3)4×10mol
HF溶液与4×10
mol·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4.0(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