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童工健康和道德法案》要求工厂负责对童工进行一定时间的教育;1833年,英国政府通过《工厂法》,对童工的劳动时间进行限制,并对童工的学习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833年,国会通过《教育补助金法案》,以后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拨款。英国如此重视教育的根本原因是( )
| A.英国政府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
| B.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化的需要 |
| C.英国社会对人权问题的积极关注 |
| D.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方兴未艾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实质是 ()
| 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
|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 C.俄国资本主义的力量比较弱小 |
| D.俄国农奴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亚历山大二世是典型的封建君主,但他的改革,史学界却认为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
| A.改革代表了农民的利益 |
| B.改革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
| C.改革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
| 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 )
| A.废除封建身分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
|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
|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
|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 |
| B.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
| C.废除“世卿世禄制” |
| D.“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确立土地私有制 |
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
|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
|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
|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
|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