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 A.防止药品污染 | B.防止试管破裂 | C.防止实验误差 | D.防止液体溅出 |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②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③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④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a试管、b燃烧匙、c酒精灯、d集气瓶、e药匙、f胶头滴管、g量筒(10mL,50mL,100mL)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选择仪器。
①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用序号填空)
②量取8.5mL水 。(用序号填空)
③某同学欲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10%的稀硫酸。
配制溶液过程中,需要量取80mL的浓硫酸,选用 mL的量筒。读数时,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浓硫酸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017年冬天,某小伙子为了取暖在卫生间里贴满了“暖宝宝”(该产品的部分说明书为:“暖身更暖心,升温快。发热成分:高纯度铁粉、水、盐……;发热时间:10小时;平均温度:52℃”),他把门窗关闭以防暖气泄漏,几分钟后,他失去意识而倒地,幸而被门外的朋友及时救起。请回答:
(1)铁氧化发热,主要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盐是催化剂,其质量和 不变。
(2)该小伙子失去意识并不是温度过高和身体本身的原因,而是 。
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
(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 。
(2)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 (填字母);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

如图是部分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
H |
||||||
|
O |
||||||
|
Al |
Cl |
|||||
(1)图①、②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序号),该元素的质子数为 ;13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2)由表中原子序数为1、8、13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 。

小明进行H2O2溶液制O2的实验探究。结合下列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MnO2作催化剂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①写出用H2O2溶液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
②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O2,从所给装置图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置,其连接顺序为 B → → E (填标号)。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
③检验O2的方法是 ,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为O2。
(2)FeCl3溶液做催化剂
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一定浓度的 FeCl3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已知]FeCl3溶液中主要含有三种微粒:H2O、Fe3+、Cl﹣
[问题]那种微粒对H2O2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假设]假设一:可能是H2O
假设二:可能是Fe3+
假设三:可能是Cl﹣
[解析]①假设一不可能成立,理由是 。
[实验]
|
操作 |
现象 |
|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Fe2(SO4)3溶液 |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
[结论]②假设 成立,而假设一和另一种假设不成立。
(3)催化剂比较
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 (填化学式)更适合做该反应的催化剂。
图为A~G(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的化学式: ,其常见用途为 (任写一条)。
(2)反应①的现象为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5)Na2O与CaO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物质中 (填标号)能与Na2O发生化学反应。
a.Mg b.N2 c.稀盐酸 d.NaCl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