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教材 “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1)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2)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哪个好?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 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的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实验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 g。
 
④分别量取5 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 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B试管中的现象                      。
(2)实验②、③证明:氧化铁的        和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4)实验设计④的目的是                         ,若实验④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纯碱的制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锌、铜、镍三种金属的性质,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三种金属丝分别与一节干电池和小电珠连接,小电珠发光.
【实验二】取粗细、长短相同的锌丝、铜丝、镍丝均与50mL稀盐酸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3%
3%
15%
15%
反应现象
少量气泡
无现象
许多气泡
无现象

【实验三】金属锌、铜和稀盐酸构成如图所示的化学电池装置,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H2),小电珠发光.
(1)实验一的现象说明三种金属都具有性.
(2)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镍(NiCl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铜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
(3)要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必须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增补一个实验才能得出结论,其实验内容是
(4)金属活动性强弱是由金属物质的结构决定的,不会因某个实验而改变.下列关于实验三分析正确的是(填选项).

A.铜的金属活动性变得比锌强
B.铜与稀盐酸发生了置换反应
C.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b

(2)若选择①与⑤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结束时,应先,再停止加热.
(3)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下列组合可行的是(填选项,可多选).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4)选择装置②制氧气,分液漏斗盛装的药品是 过氧化氢溶液

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未滴加盐酸时,烧杯中溶液呈色.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32℃,请判断b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并说明理由

(4)当溶液的温度为38℃时,可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填选项)
A.品尝烧杯中溶液的味道
B.用手沾取烧杯中溶液并体验是否有滑腻感
C.往烧杯中再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溶液颜色

"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 x N a 2 C O 3 y H 2 O 2 ).俗称固体双氧水.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性质探究
(1)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适量的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向试管中加入少量 M n O 2 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有(填化学式)生成。
(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 p H 7 ;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过碳酸钠具有 N a 2 C O 3 和双氧水的双重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二】"鱼浮灵"样品的组成测定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鱼浮灵"样品中活性氧含量测定和过碳酸钠( x N a 2 C O 3 y H 2 O 2 )组成的测定(杂质对测定无影响)。
查阅资料:
①活性氧含量是指样品中能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鱼浮灵"中活性氧含量 13 . 0 % 是一等品, 13 . 0 活性氧含量 10 . 5 % 是合格品.
②过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和氧气.

(3)实验前先缓慢通入 N 2 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 A 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 N 2 .实验前先缓慢通入 N 2 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4)装置 B 的作用(填字母代号)。

A.

除去气体中水蒸气

B.

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

(5)若没有装置 E ,会导致 x : y 的值(填"偏大"或"偏小")。

(6)实验测得 C 装置中铜网增重 1 . 2 g ,D装置增重 2 . 2 g .该产品中活性氧含量为(计算结果精确到 0 . 1 % );属于(填"一等品"或"合格品"); x : y =

N a 2 S O 4 是制造纸张、药品、染料稀释剂等的重要原料.某 N a 2 S O 4 样品中含有少量 C a C l 2 M g C l 2 ,实验室提纯 N a 2 S O 4 的流程如图1所示

(1)加入 N a 2 C O 3 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添加的 N a O H 溶液和 N a 2 C O 3 溶液过量,可加入适量(填名称)除去.
(2)操作a的名称是,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3)溶液M中的溶质是 N a 2 S O 4 和杂质 N a C l ,观察图2中溶解度曲线,则操作b是:先将溶液M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过滤.降温结晶的最佳温度范围是℃以下,因为 N a 2 S O 4 溶解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