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资本主义” 、大国腾飞和开始崛起。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材料二 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旧)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的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福泽谕吉《脱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它对俄国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守旧衰老的政府”是指什么政府?
(3)守旧的政府被推翻后新政府通过什么事件将世界文明引进“东洋孤岛”?
(4)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5)这两个历史事件共同的性质是什么?
(6)从这些国家的发展中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1)诗中所描写的是那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2)请写出这一历史事件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3)在这次历史事件中转折性的会议是什么?它带来了什么影响?
(4)在这次“远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的精神就像一部永恒的史诗,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呢?
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
(3)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什么革命组织?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并划分势力范围,直接控制清政府,操纵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同时控制中国的海关,垄断中国的内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他们还以办学、建教堂、发行报纸、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文化侵略。这样,帝国主义就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何沁、罗正楷主编《中国革命史》
请回答: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2)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对中国危害较为严重的有哪三次?其中,什么战争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为挽救民族危亡,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采取了哪些重大政治行动?
(4)从近代中国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一天,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向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奴隶从事农业生产,多交租锐,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材料三:行三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以公战,怯于私斗,乡邑(邑:城市)大治。
请回答:(共12分)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他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2)若你是材料二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会对法令中的哪项措施表示欢迎?而若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贵族,会对法令中的哪条措施最为不满?
(3)你认为材料二的法令中哪项对后世影响最大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有何历史意义?
(5)谈谈商鞅变法对你有何启发?
识读图,回答问题(共8分)
(1)此图反映的是哪个王朝实施的什么政治制度?
(2)其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3)该制度下的诸侯有什么义务?(2分)
(4)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