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种思想解放潮流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一场重大社会变革的到来,而且这种潮流还会冲破地域的限制,对东西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18世纪至19世纪末,受启蒙思想影响,欧美地区和中国发生了哪些政治变革?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2)归纳材料二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由出超到入超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
年底 |
英国输华 |
中国输英 |
中对英贸易 |
总值 |
总值 |
出(+)入(-)超 情况 |
|
1765-1769 |
1192915 |
2190619 |
(+)997704 |
1795-1799 |
5373015 |
5719972 |
(+)346957 |
1830-1833 |
7335023 |
9950286 |
(+)2615263 |
材料二鸦片在中英贸易中的比重
年份 |
英国输华 |
中国输英 |
中国对英 贸易 |
||
正当贸易 |
鸦片贸易 |
总值 |
总值 |
出(+)入(-)超情况 |
|
1837.7-1838.6 |
220万 |
340万 |
560万 |
310万 |
(-)250万 |
材料三鸦片战争前白银出口及兑换制钱数
年份 |
广州白银出口 |
一两白银兑制钱数 |
1823-1824 |
1885320 |
1249文 |
1828-1829 |
3386305 |
1337文 |
1833-1834 |
4846763 |
1363文 |
1838-1839 |
1638文 |
问题: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了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的哪些情况?
(2)材料3表明鸦片战争前白银和铜钱的兑换出现了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
(3)以上情况和现象还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
(4)针对这些情况和现象,清政府的态度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35年6月格拉斯哥印度协会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信件):中国行省垄断贸易,压迫英商,且常常发生破产事件,而广州英商又无生命财产保障,从此,都妨碍英国对华贸易,不符相应于中国的庞大市场与英国开放贸易自由的机会……我们认为陛下政府倘在中国沿海取得一个或几个岛屿,作为进行贸易的基地,以避免中国政府的勒索、控制和烦扰,则必将对于我们的对外贸易大有好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二 英国对华走私鸦片表(单位:箱)
年份 |
1816 |
1824 |
1834 |
1835 |
1837 |
1839 |
鸦片 |
约4000 |
12639 |
21785 |
30200 |
39000 |
40200 |
材料三(1839年10月巴麦尊致义律机密件)……陛下政府对于今年春天广州事件所已经形成的意向,为了指导你的运动这是很重要的,你应该首先得知其事。 陛下政府感觉,对于中国人所加于不列颠人民和女王官吏的暴行,不得不表示愤怒。陛下政府认为,绝对必须把大不列颠和中国的今后关系安置在明确而安全的基础之上。为此,陛下政府意将派遣海军到中国海去,可能还有少量陆军。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怎样的一种需求?你怎样理解所谓中国政府“压迫英商”“勒索”“控制与烦扰”这些话?
(2)结合材料二说明鸦片走私的趋势,针对鸦片走私,清政府态度如何?结合材料二分析此态度。
(3)材料三中的“广州事件”指什么?对材料三中的“暴行”如何理解?“明确而安全的基础之上”指什么的基础?为了维护此基础,英国政府决定怎么办?
试从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说明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以革命纲领、革命任务、斗争方式、革命结果、经验教训、失败原因诸因素剖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不能见诸实行。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粥之,议院不得干涉。
──摘自《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定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材料二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2)材料一与材料二相比,本质和目的有何不同?
(3)材料二中哪些内容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胡绳说: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材料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材料三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请回答:
(1)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创造了哪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