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萧至忠,秘书少监德言曾孙也。少仕为畿尉,以清谨称。尝与友人期于路隅,会风雪冻冽,诸人皆奔避就宇下。至忠曰:“宁有与人期而求安失信乎?”独不去,众咸叹服。神龙初,武三思擅权,至忠附之,自吏部员外擢拜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仍兼御史中丞。恃武三思势,掌选无所忌惮,请谒杜绝,威风大行。寻迁中书侍郎,兼中书令。
节愍太子诛武三思后,有三思党与宗楚客、纪处讷令侍御史冉祖雍奏言:“安国相王及镇国太平公主亦与太子连谋举兵,请收付制狱。”中宗召至忠令按其事,至忠泣而奏曰:“陛下富有四海,贵为天子,岂不能保一弟一妹,受人罗织?宗社存亡,实在于此。臣虽愚昧,窃为陛下不取。帝深纳其言而止。寻转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明年,代韦巨源为侍中,仍依旧修史。寻迁中书令。时宗楚客、纪处讷潜怀奸计,自树朋党,韦巨源、世再思、李峤皆唯诺自全,无所匡正。至忠处于其间,颇存正道,时议翕然重之。中宗亦曰:“诸宰相中,至忠最怜我。”
睿宗即位,景云初,出为晋州刺史,甚有能名。时太平公主用事,至忠潜遣间使申意,求入为京职。诛韦氏之际,至忠一子任千牛,为乱兵所杀,公主冀至忠以此怨望,可与谋事,即纳其请。召拜刑部尚书、右御史大夫,再迁吏部尚书。
未几,太平公主谋逆事泄,至忠遽遁入山寺,数日,捕而伏诛,籍没其家。至忠虽清俭刻己然简约自高未尝接待宾客所得俸禄亦无所赈施及籍没财帛甚丰,由是顿绝声望矣。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少仕为畿尉,以清谨称清谨:清正严谨 |
B.岂不能保一弟一妹,受人罗织罗织:罗织罪名、诬陷 |
C.韦巨源、世再思、李峤皆唯诺自全唯诺:顺从 |
D.时太平公主用事用事:意气用事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至忠虽清俭刻己/然简约/自高未尝接待/宾客所得俸禄/亦无所赈施及籍没/财帛甚丰 |
B.至忠虽清俭刻己/然简约自高/未尝接待/宾客所得俸禄/亦无所赈施及籍没/财帛甚丰 |
C.至忠虽清俭刻己/然简约自高/未尝接待宾客/所得俸禄亦无所赈施及籍没/财帛甚丰 |
D.至忠虽清俭刻己/然简约自高/未尝接待宾客/所得俸禄亦无所赈施/及籍没/财帛甚丰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至中虽为人清谨,却也有自傲的一面:神龙初,仗武三思之势掌选无所忌惮,平时不接待宾客,也不做施舍救济的事情。 |
B.萧至中深谙官场之道,得到三朝重用:神龙朝依附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睿宗朝通过太平公主官至吏部尚书。 |
C.萧至中为官清正:中宗时劝说皇帝不要听信武三思、宗楚客等人让侍御史诬陷太平公主和太子谋反之事;宗楚客等自树朋党之时,萧至中颇存正道。 |
D.萧至中一生屡次官居要职却不得善终:参与太平公主谋逆,事情泄露,逃遁山中寺庙,后被捕伏诛。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宁有与人期而求安失信乎?”独不去,众咸叹服。
(2)至忠处于其间,颇存正道,时议翕然重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
C.“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
D.“为变徵之声”指发出变徵的声音。古代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
依据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
B.又前而为歌 |
C.皆白衣冠 以送之 |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
对下列句子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B.群臣侍殿上者 |
C.夫晋,何厌之有? |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2)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李澄,辽东襄平人,隋蒲山公宽之远胄。以勇剽隶江淮都统李垣府为偏将。又从永平节度李勉军,勉帅汴,表澄滑州刺史。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贼希烈以为尚书令节度永平军。兴元元年,澄遣卢融间道奉表诣行在。德宗嘉之,署帛诏内密丸,授澄刑部尚书、汴滑节度使,澄未即宣,乃行勒训士马。希烈疑,以养子六百戍之。贼急攻宁陵,邀澄至石柱。澄密令焚营伪惊遁者,养子辈果乘以剽掠,澄尽斩之。以告,希烈不能诘。贼遣将翟崇晖率精兵寇陈州,未还,汴军寡,澄度不能制己,又中官薛盈珍持节至,封澄武威郡王,赐实封,乃燔贼旗节自归。希烈既失澄,而崇晖复败,由是奔汝南。
澄引兵将取汴,屯其北门不敢进,及刘洽师屯东门,贼将田怀珍纳之。比澄入,洽已保子城矣。澄乃舍浚仪,两军士日争忿,未能安。会郑州贼将孙液送款于澄,澄遣子清驰赴。先此,河阳李茺使偏将雍希颢攻郑,数残剽,液拒之。及纳清,希颢大怒,急攻郑。清助守,杀河阳兵数千,希颢焚阳武去,澄遂如郑。诏授清检校太子宾客,易名克宁。贞元初,迁澄检校尚书左仆射、养成军节度使。澄始封陇西公,后乃进王爵,每上章,必叠署二封,士大夫笑其野。二年卒,年五十四。
澄之丧,克宁秘不发;阅旬日,欲自领事,其行军司马马铉不许,克宁杀之,加卒婴城,将为乱。刘洽以兵屯境上,遣使谕止,遂自戢,然道闭者半月。诏以贾耽代镇,克宁乃护丧归,悉索府中财夜出,军士从剽之殆尽,澄柩至京,犹赐克宁庄一区、钱千缗、粟麦数千石云。
(选自《新唐书·李澄》,有删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贼/希烈以为尚书令/节度永平军 |
B.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贼希烈以为/尚书令节度永平军 |
C.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贼希烈以为尚书令/节度永平军 |
D.李希烈陷汴勉走/澄以城降贼/希烈以为尚书/令节度永平军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爵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 |
B.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其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
C.实封,古代食邑制度之一。只有加实封的人才能够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 |
D.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澄作战勇敢剽悍。屡立战功,官职一路升迁,最开始时是江淮都统李垣幕府的副将,最终被封为陇国公,加封王爵。 |
B.李澄很有计策谋略。兴元元年,在得到德宗亲手书写的帛诏时,他没有立即宣布,而是先集训兵马,为反叛李希烈作准备。 |
C.李澄忠于朝廷。他被叛乱分子李希烈任命为尚书令,却派人向朝廷表心意;他审时度势,归顺朝廷,朝廷封他为武威郡王。 |
D.李澄做事很有个性。他在进封王爵后,每次呈上表章,必定会连着签署两个封爵,当时的士大夫都看不惯,讥笑他粗野。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澄密令焚营伪惊遁者,养子辈果乘以剽掠,澄尽斩之。
(2)比澄入,洽已保子城矣。澄乃舍浚仪,两军士日争忿,未能安。
完成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姚文然,字弱侯,江南桐城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顺治三年,以安庆巡抚李犹龙荐,授国史院庶吉士。五年,改礼科给事中。六年,疏请“敕抚、按、道恩诏清理刑狱,勿任有司稽玩。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又请重定会试下第举人选用例,以广任使。又请敕各省督抚勿滥委私人署州县官。诸疏皆下部议行。寻转工科。
八年,世祖亲政,疏请今都察院甄别各省巡按,下部院会议,以六等考核.黜陟有差。是岁。江南、浙江被水,文然请灾地漕米改折,视灾重轻定折多寡。既,又言:“折漕例新定,民未周知。官吏或折外重徵耗银,或先已徵米而又收折,或折重运轻,其弊不一。请敕漕臣密察严劾。”上并采纳。十年,疏言大臣得罪不当锁禁,得旨允行。迁兵科都给事中,乞归养。
康熙五年,起补户科给事中。九年,考满内升,命以正四品顶带食俸任事。故事,给事中内升,还籍候补。留任自文然始。文然与魏象枢皆以给事中敢言负清望,号“姚魏”。十年,两江总督麻勒吉坐事逮诣京师,仍用锁系例。文然复上疏论之,上谕:“自后命官赴质,概免锁系,著为令。”
寻迁副都御史,再迁刑部侍郎。十二年,调兵部督捕侍郎。京口副都统张所养劾将军柯永蓁徇私纵恣,令文然往按,永蓁坐罢。迁左都御史。十三年,疏言:“福建耿精忠、广西孙延龄皆叛应吴三桂,中间阻隔,赖有广东。精忠将士旧驻其地,熟习山川形势,倘与延龄合谋相犄角,则广东势危。江西境与福建、广东接,倘侵据赣州南安,驿道中断,饷阻邮梗。宜驻重兵通声援。”上嘉纳之。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风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风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
文然屡有论列,尤推本君身,请节慎起居。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徵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十五年,授刑部尚书。时方更定条例,文然曰:“刃杀人一时,例杀人万世,可无慎乎?”乃推明律意,钩稽揅讨,必剂於宽平,决狱有所平反,归辄色喜。尝疑狱有枉,争之不得,退,长跪自责。又以明季用刑惨酷,奏除廷杖及镇抚司诸非刑。十七年,卒,赐祭葬,谥端恪。(选自《清史稿》)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勿任有司稽玩稽:拖延 |
B.勿滥委私人署州县官署:部署 |
C.以给事中敢言负清望负:享有 |
D.仍用锁系例系:禁锢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 | B.“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
C.“乞归养”请求辞职回家。 | 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文然直言敢谏。他上疏请求朝廷清理刑狱,请求重定会试时落第举人的选用标准,用六个等次考核各省巡抚,大臣获罪不应用枷锁等,多被皇帝采纳。 |
B.姚文然关爱百姓。江南、浙江遭遇水灾时,他请求根据灾情的轻重将漕米赋税削减并折换成银两,以减轻灾区负担。决狱有所平反,他就面带喜色;如果有冤案,他就争辩,不得时就很自责。 |
C.姚文然重视法律。当朝廷要更定条例时,他认为条例能杀人万世应慎而又慎,务求刑律宽平,以明末酷刑为戒,上奏废除廷杖。 |
D.姚文然通晓军务。在任兵部督捕侍郎期间,查究柯永蓁徇私纵恣案件,上奏耿精忠和孙延龄合谋将危及广东,应在江西驻扎重兵对广东予以声援。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
(2)考满内升,命以正四品顶带食俸任事。故事,给事中内升,还籍候补。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后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以身居作居作:作佣人 |
B.鸿并绝不娶并:全部 |
C.简斥数妇简:直接 |
D.今而见择,敢不请罪择:抛弃 |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鸿崇尚节操的一项是()
①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②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
③鸿不受而去,归乡里④居庑下,为人赁舂
⑤七日而鸿不答⑥鸿潜闭著书十余篇
A.①③④ | B.①②⑥ | C.②③⑤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鸿曾在当时的最高学府中学习,博览群书,无所不通;学成之后却因家境贫寒无法著述,只好在上林苑中放牧。 |
B.梁鸿为人正直耿介,他死后,人们都认为品性清高的他足以与坚守信念的要离媲美。 |
C.孟光貌丑而心慧,在刚嫁给梁鸿时用盛装丽服来试探梁鸿的品性,其实孟光早已有隐居的准备。 |
D.皋伯通发现佣工梁鸿之妻对丈夫十分敬重,因此断定梁鸿是一个非凡的人,于是安排他住在家里,使梁鸿得以闭门著书。 |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②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
③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
翻译下列语句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译文: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