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外阅读。
科学家发现1.65亿年前完好蜘蛛化石
北京时间2010年2月11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报道,科学家近日在中国发现了距今1.65亿年、保存完好的蜘蛛化石。这种蜘蛛生活在侏罗纪中期,比其它两种已知的距今1.2亿年的蜘蛛物种更为古老。
据了解,距今1.65亿年的蜘蛛化石是在中国北部一个化石遗址发现的,这里还有蝾螈化石、小型原始哺乳动物、昆虫和水生甲壳动物化石。塞尔登说,在侏罗纪,这一化石遗址是火山区域的一个湖泊,生活着大量远古生物。
由于蜘蛛的身体非常柔软,难以保存,因此侏罗纪时期的蜘蛛化石极为罕见。蜘蛛化石很可能是当时的蜘蛛被火山灰包裹所形成的。塞尔登说,非常细小的火山灰将蜘蛛包裹起来,并未破坏它们柔嫩的外皮,如果没有这层火山灰的保护,沉积物会将蜘蛛化石损毁。
这种远古蜘蛛学名Eoplectreurys gertschi,同在北美洲发现的其现代成员特征非常相近,这表明这种蜘蛛自侏罗纪起到现在基本上没发生太大的改变。塞尔登说:“这只雄性蜘蛛的曲剑形构造非常与众不同。同这种蜘蛛的现代成员相比,你会认为它们毫无区别。”
这一发现还表明,这种蜘蛛在远古时期的分布范围要远大于今天。如今,这种蜘蛛仅发现于美国加州、亚利桑那州、墨西哥和古巴。而在1.65亿年前,这种蜘蛛分布在被称为“北中国断块”(North China Block)的小型大陆。塞尔登说:“在某一时期,这种蜘蛛的分布范围缩小到北美大陆的南部。”他推测说冰河时期的植被变化或其他的气候事件使其他区域的这种蜘蛛灭绝,“但是它们至今仍快乐地生活在北美洲西南部的干燥地区。”(唐宁)
(1)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接句子。
蜘蛛的身体非常柔软。   难以保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的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蜘蛛化石科学家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化石?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内语段阅读。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1)“什么”在这里表示(  )。
A.责问 B.疑问 C.虚指 D.惊讶 E.一切
(2)文中第一处破折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破折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共有____个小分句,分别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个名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哦!您,您就是——”应读得(  )
A.速度较快,突出自己的喜悦之情。
B.断断续续,体现自己的激动之情。
(6)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想一想:①鲁迅先生为什么会那么瘦?②“我”当时为什么没把名字喊出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着问题来读书。
(1)文题“一面”是指________。

A.物体的几个面之一 B.一个方面 C.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D.见过一次面

(2)文中有____次外貌描写,由____及______,由____到____,突出了鲁迅先生________的特点。

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一面》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之情。
同学乙: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
,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回忆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课文重点展开叙述的。重点记叙的会面,这里既有对先生的描写,又有对先生的语言、的描写。

精彩赏析阁。
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道:“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书店的门。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1) 请用”____”画出描写鲁迅先生的语句,这样描写刻画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2)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的心情。
(3)从短文的介绍中,请你说说鲁迅是一位的人。

课内阅读。
甲: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1)文中六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

A.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B.表示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C.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地工作。
D.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2)从观察的角度比较分析,以上三处外貌描写有何不同?
(1)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三段文字,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