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外阅读。
科学家发现1.65亿年前完好蜘蛛化石
北京时间2010年2月11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报道,科学家近日在中国发现了距今1.65亿年、保存完好的蜘蛛化石。这种蜘蛛生活在侏罗纪中期,比其它两种已知的距今1.2亿年的蜘蛛物种更为古老。
据了解,距今1.65亿年的蜘蛛化石是在中国北部一个化石遗址发现的,这里还有蝾螈化石、小型原始哺乳动物、昆虫和水生甲壳动物化石。塞尔登说,在侏罗纪,这一化石遗址是火山区域的一个湖泊,生活着大量远古生物。
由于蜘蛛的身体非常柔软,难以保存,因此侏罗纪时期的蜘蛛化石极为罕见。蜘蛛化石很可能是当时的蜘蛛被火山灰包裹所形成的。塞尔登说,非常细小的火山灰将蜘蛛包裹起来,并未破坏它们柔嫩的外皮,如果没有这层火山灰的保护,沉积物会将蜘蛛化石损毁。
这种远古蜘蛛学名Eoplectreurys gertschi,同在北美洲发现的其现代成员特征非常相近,这表明这种蜘蛛自侏罗纪起到现在基本上没发生太大的改变。塞尔登说:“这只雄性蜘蛛的曲剑形构造非常与众不同。同这种蜘蛛的现代成员相比,你会认为它们毫无区别。”
这一发现还表明,这种蜘蛛在远古时期的分布范围要远大于今天。如今,这种蜘蛛仅发现于美国加州、亚利桑那州、墨西哥和古巴。而在1.65亿年前,这种蜘蛛分布在被称为“北中国断块”(North China Block)的小型大陆。塞尔登说:“在某一时期,这种蜘蛛的分布范围缩小到北美大陆的南部。”他推测说冰河时期的植被变化或其他的气候事件使其他区域的这种蜘蛛灭绝,“但是它们至今仍快乐地生活在北美洲西南部的干燥地区。”(唐宁)
(1)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接句子。
蜘蛛的身体非常柔软。   难以保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的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蜘蛛化石科学家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化石?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课文内容填空。
(1)《负荆请罪》是 ,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 第三部分而改编的。剧本共分为 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 ,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
(2)剧本开头先写明 。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
;剧中的圆括号内交代 等。
(3)本文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 时期 向遭受其侮辱不与之计较的上卿 负荆请罚的故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 的博大胸襟和廉颇 的可贵精神。
(4)“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也表示
(5)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成语故事:

据课文内容填空。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 诗人 的作品,被人称为“”。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 的消息之后
的心情,反映了诗人 的思想。全诗体现了一个“”字,从
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
(3)杜甫被誉为“”,他的诗被誉为“”
(4)《示儿》是 爱国诗人 的绝笔,诗中作者以 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
(5)两首诗一“ ”一 ”,共同点是都表达了诗人的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联系上下文理解。
喃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弥留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
说肖邦“疲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说肖邦“忧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靄。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_________________》。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了马车,疾驰而去。
“疾”字的音序是________,音节是____________,“疾”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为下列词语重的“疾”字选择解释。
疾驰而去()疾恶如仇()疾风劲草() 人间疾苦( )
这段话描写了肖邦离开祖国时的三个感人的场景,请你把下面概括的三个场景小标题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写出了埃斯内尔说话时的动作“ ”和神态表情“ ”,这一描写说明
按课文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填空。
这个感人的场面让你想到了哪些关于“送别”的古诗句?请你写出两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答题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悲愤欲绝:欲, 。绝,
与世长:辞,
(2)写出几个中外爱国音乐家的名字。
我国的有:
外国的有:
(3)肖邦弥留之际还想着国家,我国古代也有一位诗人在临终前还不忘祖国,并写下了一首诗,这位诗人是 代的诗题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