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含镁、钾的盐湖水蒸发,最后得到的产物中含光卤石(xKCl·yMgCl2·zH2O)。它在空气中极易潮解,易溶于水,是制造钾肥和提取金属镁的重要原料,其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①准确称取5.550 g样品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
②将溶液分成二等份,在一份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580 g。
③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4.305 g。
(1)步骤②中检验白色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 。
(2)已知某温度下Mg(OH)2的Ksp = 6.4×10-12,当溶液中c(Mg2+)≤1.0×10-5 mol·L-1可视为沉淀完全,则应保持溶液的OH-的浓度≥ mol·L-1。
(3)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
⑴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BCD
⑵向G溶液中滴加KSCN的实验现象是
⑶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4)写出E到F的化学方程式:
下图为一定量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Al(OH)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曲线,试回答:
(1) A点时已参加反应的AlCl3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 OA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AB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 B处溶液中存在的浓度最大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向B处于生成的溶液中通入CO2,可见到的现象是
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
⑴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⑵收集氨气应使用法,要制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做干燥剂。
⑶如图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该实验的原理是。
⑷反应后,烧瓶内的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为。
某报刊曾报道下面一段新闻“某日凌晨,一辆载有浓硫酸的罐车在某境内侧翻。从车中流出的硫酸使路边杂草等被腐蚀成黑色,上面泛起黑色的泡沫,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⑴ “路边杂草被腐蚀成黑色”其原因是
⑵浓硫酸为不挥发性强酸,为什么说“到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
⑶该运载硫酸的车罐可能是用制造的。
⑷写出两种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简单方法
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该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