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甲同学阅读有关资料得知:在高温下煅烧FeCO3可以得到Fe2O3。为进一步验证此结论,他做了如下实验:
(1)乙同学认为:煅烧产物可能是Fe3O4,需要检验步骤Ⅱ所得溶液中是否含有Fe2+。于是,乙同学取少量步骤Ⅱ所得溶液,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溶液。确定含有Fe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丙同学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煅烧FeCO3的产物中的确含有+2价铁元素。于是他设计了另一种由FeCO3制取Fe2O3的方法:先向FeCO3中依次加入试剂:①稀硫酸、②_____、③______;再_______(填操作名称)、灼烧,即可得到Fe2O3
(3)将FeCO3固体与足量浓硝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生成标准状况下的11.2L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氢氧化铁胶体是氢氧化铁胶粒吸附多余Fe3+生成的。现将氢氧化铁固体粉碎使粒子直径在10-9~10-7m,并悬浮于水中,再向悬浊液中加入______或______,即可制得Fe(OH)3胶体。(填两类不同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豆浆和豆渣所用的方法是(2)从海水中得到淡水的过程叫
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见非金属固体单质A与常见金属单质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C,C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和气体E,D既能溶于强酸,也能溶于强碱。E在足量空气中灼烧产生刺激性气体G,G在大气中能导致酸雨的形成。E被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得到无色溶液F,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反应,生成物之一为H,H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2)B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G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消毒杀菌剂二氧化氯。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 ,当生成2mol二氧化氯时,转移电子 mol。
(4)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
。
(5)H的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现象是 。
氯化铬酰(CrO2Cl2)在有机合成中可作氧化剂或氯化剂,能与许多有机物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铬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根据价电子构型,铬位于周期表中的_____区。与铬同周期的所有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铬原子相同的元素有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CrO2Cl2常温下为深红色液体,能与CCl4、CS2等互溶,据此判断CrO2Cl2是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CrO2Cl2不存在立体异构,则其立体构型为。
(1)碘在不同溶剂中呈现紫色、棕色等多种不同颜色,一般认为溶液呈紫色的表明溶解了的“碘分子”并未和溶剂发生很强的结合。已知不同温度下,碘在石蜡油中的溶液呈紫色或棕色。请判断:温度低时溶液呈色,温度高时溶液呈色,因为。
(2)CH4中共有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i、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SnBr2分子中Sn-Br键的键角______120°(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