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A.颁布“推恩令” | B.实行察举制 |
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 D.郡国并行制 |
观察下列两幅年画,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我国古代以养殖业带动种植业 |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C.我国古代养殖业与种植业并重 |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1956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即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三者为主体,而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三者为补充。陈云的这一观点( )
A.是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有效举措 |
B.是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经验的全面总结 |
C.是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来源 |
D.是新中国突破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有益探索 |
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写道:“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掌权以后,国家开展强大的运动来改变它的工农业结构……主要消费品工业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购买原材料和销售产品,当这些工业在50年代国有化以后,它们的利润很快变成政府收入和国家储蓄的主要源泉。”当时新中国政府的这些做法( )
A.使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得到了协调发展 |
B.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 |
C.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
D.造成了生产关系严重脱离生产力水平 |
1925年,“江浙京奉鲁豫各处兵戈纷起,除水路轮船可达之少数各地外,其津浦、京汉、陇海、胶济、京绥各铁路货车一律停开,所属各省份运输阻断,几乎无货可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萧条的原因之一是( )
A.蒋介石对红军连续发动“围剿” | B.一战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
C.军阀割据与军阀之间的混战 | D.民族工商业间的恶性竞争,无货可售 |
“英国光荣革命在—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作者强调中国民主制度建设( )
A.应该考虑历史传统因素 | B.必须借鉴英国民主革命经验 |
C.要走独立自主创新之路 | D.与美国的民主之路大相径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