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可部分替代石油燃料,利用纤维素酶、酵母菌等可将纤维素转化成乙醇,耐高温纤维素酶可以加速催化纤维素的水解,从而有利于酵母菌发酵产生乙醇.
(1)某研究小组将产纤维素酶的菌株,通过诱变和高温筛选获得新菌株.为探究新菌株所产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1 试管2
第一步 加入适量缓冲液 加入等量纤维素酶溶液(缓冲液配制)
第二步 80℃水浴保温 30min
第三步 加入 适量纤维素液
第四步 60℃水浴保温10min
第五步 加入 斐林试剂或班氏糖定性试剂
第六步 沸水浴中加热2min,观察实验现象
结果与结论:①若 试管1内呈蓝色,试管2内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则表明该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
②若 试管1和2内均呈蓝色 ,则表明该纤维素酶不能耐受80℃高温.
(2)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乙醇属于 次级 (填“初级”或“次级”)代谢产物.
根据已学习的知识,完成下面的概念图: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如图表示在CO2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CO2吸收量(mg/小时·单位面积)与光照强度(千勒克斯)、温度的关系。假设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并不升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CO2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温度通过影响________影响光合速率。
(2)在温度为20℃、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千勒克斯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3)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b、c点的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知,影响植物呼吸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5)根据图可推算出光照强度为L2千勒克斯,温度为10℃、20℃、30℃时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mg/小时·单位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mg/小时·单位面、____________________mg/小时·单位面积。
下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构成图中[2]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2]的形成与有关。
(2)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3)若该细胞是西瓜果肉细胞,糖类主要存在于[]中。
(4)该细胞中有,而动物细胞中没有的细胞器是[]和[]。
据下图所示的化合物结构简式,请回答问题
(1)该化合物中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
(2)该化合物由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
(3)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分子的水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_。
(4)该化合物中有________个肽键,编号是____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
果蝇是极好的遗传实验材料,在正常的培养温度25 ℃时,经过12 d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每只雌果蝇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某一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期间饲养了一批纯合长翅红眼果蝇幼虫,准备做遗传学实验。因当时天气炎热,气温高达35~37 ℃,他们将果蝇幼虫放在有空调的实验室中,调节室温至25 ℃培养。不料培养的第7 d停电,空调停1 d,也未采取别的降温措施。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
(1)残翅性状的出现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你认为残翅最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造成的。
(2)请设计实验验证你关于残翅形成的推测。
①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a.利用______________交配产生卵;b.将卵放在__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c.观察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
③结果预测
a.子代全为长翅,说明残翅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______________变异,______________没有改变,推测正确。
b.子代全为______________,说明残翅是可遗传的变异,温度变化引起了遗传物质改变,推测错误。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情况。一些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另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来直接影响性状。果蝇细胞中基因的载体有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基因、环境因素、性状三者关系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