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达到世界秩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价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战争的祸根。”
(1)材料一中“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联盟体系”指的是哪两大军事集团?
材料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斯大林
(2)材料二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是指什么?构成这一制度的两个基础条约是什么?
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列宁
(3)材料三中“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指哪两个国家?列宁为什么说埋下了火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问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置兴之路》(上)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把左图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足什么?
孙中山把右图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3)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1)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2)1901年《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冼星海。
(4)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7世纪中期开始的明治维新。
(5)下图是1993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旗帜。
名人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二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
(3)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四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阅读下列有关报纸的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报纸创办于何地?图二、图三所示报纸分别宣传了哪些主要的进步思想?这些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2)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今天还可以通过哪些大众传播媒体来获取信息、了解社会?面对众多的信息,我们应该持何种积极态度?
美国是一个年轻而又强大的国家。它诞生于18世纪70年代,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世纪70年代、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界30年代,美国面临怎样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实施了什么政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3)3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什么发展时代?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4)从美国的崛起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