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帝纳李谔之策。”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 )
A.打击豪强势力以促进统一 | 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 |
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 | D.弘扬儒家思想以笼络士心 |
下面是1865年和1894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以下是对该表的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项目 |
1865年 |
1894年 |
增幅 |
进出口总值 |
12019.7 |
28605.9 |
137.99% |
进口值 |
16003.6 |
14605.4 |
143.28% |
出口值 |
6016.1 |
14000.5 |
132.72%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
C、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 D、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
马克思在1857年的《波斯与中国》中写道:“简单地说,我们不要像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在这段话里,马克思
A.赞扬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任略的斗争精神 |
B.斥责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
C.肯定了英国报纸对“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的斥责 |
D.认为英国侵略军具有骑士风度 |
李贽在其《石潭即事其四》中写道:“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年来寂寞从人漫,只有疏狂一老身。”以下对此诗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李贽的观点在当时不为世俗所容 |
B.李贽认识到了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 |
C.李贽的主张遭到道学家们的攻击 |
D.表达了诗人敢于蔑视世俗的“异端”思想 |
“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时节重要的民俗节目(春牛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到周代,迎春鞭牛活动正式列为国家典礼。“鞭打春牛”的习俗,能反映出
A.我国古代高度重视动物养殖业 |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 |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 D.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巨大影响 |
《全球通史》写道:“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段材料涉及到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
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皇帝制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