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
下列对词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即景抒情,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空间巨大;“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时空广阔,英雄豪杰无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B.“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既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C.“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描写了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是为了突出小乔貌美,足以与周瑜相配,美人英雄相得益彰。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写了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文士风度, 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谈笑间”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纸背,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

苏轼在本词中借古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

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

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3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1.

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2.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3.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2.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古诗鉴赏: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
试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
试赏析尾联中“又”字的妙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