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唐昭宗景福元年辛丑,司徒王建遣族子嘉州刺史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指挥使华洪、茂州刺史王宗瑶将兵五万攻彭州,杨晟逆战而败,宗裕等围之。久不下,民皆窜匿山谷;诸寨日出俘掠,谓之“淘虏”,都将先择其善者,余则士卒分之,以是为常。
军士王先成者,新津人,本书生也,世乱,为兵,度诸将惟北寨王宗侃最贤,乃往说之曰:“彭州本西川之巡属也,陈、田召杨晟,割四州以授之,伪署观察使,与之共拒朝命。今陈、田已平而晟犹据之,州民皆知西川乃其大府而司徒乃其主也,故大军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其在山中者暴露于暑雨,残伤于蛇虎,孤危饥渴,无所归诉。彼始以杨晟非其主而不从,今司徒不加存恤,彼更思杨氏矣。”宗侃侧然,不觉屡移其床前问之,矍然曰:“此诚有之,将若之何?”
先成请条列为状以白王建,事凡四条:“其一,乞招安山中百姓。其二,乞禁诸寨军士及子弟无得一人辄出淘虏,仍表诸寨之旁七里内听樵牧,敢越表者斩。其三,乞置招安寨,中容数千人,以置所招百姓,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其四,彭州土地宜麻,百姓未入山时多沤藏者,宜令县令晓谕,各归田里,出所沤麻鬻之,以为资粮,必渐复业。”建得之大喜,即行之,悉如所申。
明日,榜帖至,威令赫然,无敢犯者。三日,山中民竞出,赴招安寨如归市,寨不能容,斥而广之;浸有市井,又出麻鬻之。民见村落无抄暴之患,稍稍复故业。月余,招安寨皆空。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伪署观察使署:部署
B.今司徒不加存恤存:抚恤
C.仍表诸寨之旁七里内听樵牧听:听凭
D.斥而广之斥:扩大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俟招安置所招百姓
B.军士王先成无敢犯
C.民不入城入山谷避之军士复从掠之
D.在山中者暴露于暑雨彼始以杨晟非主而不从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
B.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
C.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
D.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建派兵五万围攻彭州,很久不能攻克,彭州老百姓都逃窜藏匿在山谷之中。
B.王先成一共提出了革除“淘虏”弊端的四项建议,王建非常高兴地全都采纳了。
C.王建两天后就颁布了安民条令,躲藏在山中的老百姓竞相出来,奔赴招安寨。
D.有了街市之后,百姓可以通过出售沤制的麻来换取钱粮,渐渐就离开了招安寨。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宗侃侧然,不觉屡移其床前问之,矍然曰:“此诚有之,将若之何?”
②民见村落无抄暴之患,稍稍复故业。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2分)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曾祖霸,元帝时为侍中。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郡多氐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贼窘惧逼急,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弟奇,游学洛阳。奋奇经明当仕,上病去官,守约乡闾,卒于家。奇博通经典,作《春秋左氏删》。奋晚有子嘉,官至城门校尉,作《左氏说》云。
(选自《后汉书·孔奋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率妻子,同甘菜茹躬:亲自 B.当退却,而击之愈厉冀:希望
C.奋之而已,一无所受谢:拒绝 D.为政明断,善疾非甄:表扬

下列每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是()

A.士多不修节操,奋力行清洁吾之生也幸,幸生也何为?
B.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五人者,……激于义而死者也
C.贼窘惧逼急,推奋妻子以置军前今大王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D.奋奇经明当仕亦明死生之大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B.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C.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D.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孔奋事母孝谨,为官清廉,不因私情而牺牲大义,从不同角度生动刻画了孔奋为人为官的形象特点。
B.汉元帝时,孔奋担任侍中。他年轻时随从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C.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太守梁统不以官礼待他,常近于大门,引入见母。作者通过这一细节,从侧面烘托出孔奋的高尚节操。
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同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晚年著书《春秋左氏删》。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⑵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

⑶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彦回下帘不视也。又有门生盗其衣,彦回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彦回曰:“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彦回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彦回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南史•列传十八》)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讥之,彦回时年十余或:有的人   
B.朝会,百僚远国使每:每次
C.粲等虽同托,而意在彦回见:相见    
D.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用事:掌权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百姓咸负担立       ②吾尝终日思矣
B.①后贵归罪         ②今事急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C.①时人方何平叔       ②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D.①帝与彦回谋诛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困也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褚彦回“性和雅”的一组是(  )
①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
②郡中喧扰,彦回下帘不视
③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④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
⑤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
⑥奸赂公行,彦回不能禁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个门生偷了褚彦回的衣服,褚彦回不但没有追究,还嘱咐这个门生藏好不要让别人看到。这个门生惭愧地离开,直到富贵后才来谢罪。
B.有人向褚彦回请求官位,秘密地在袖子里挟带一饼黄金,请求相见。褚彦回婉言拒绝没有收受,也没有上报这件事,因而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C.褚彦善长韵律。有一次在袁粲家聚会持琴演奏《别鹄》的曲子,音调和谐,韵致和美。王彧、谢庄打着节拍大加赞叹。
D.明帝想诛杀刘休仁,褚彦回认为刘休仁人品和才能都很美好,不应该杀他。明帝生气并训斥了褚彦回,褚彦回因惧怕而奉旨行事。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在孔子及其弟子心目中颜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评价学生的原则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墨竹赋
(宋)苏辙
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形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春而萌芽,夏而解驰。散柯布叶,逮冬而遂。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以闲媚。涉寒暑之徂变,傲冰雪之凌厉。均一气于草木,嗟壤同而性异。信物生之自然,虽造化其能使。今子研青松之煤,运脱兔之毫。睥睨墙堵,振洒缯绡。须臾而成,郁乎萧骚。曲直横斜,裱纤庳高,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崇朝。子岂诚有道者邪?”
与可听然而笑曰:“夫予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猗猗其长,森乎满谷。叶如翠羽,筠如苍玉。澹乎自持,凄兮欲滴。蝉鸣鸟噪,人响寂历。忽依风而长啸,眇掩冉以终日。笋含箨而将坠,根得土而横逸。绝涧谷而蔓延,散子孙乎千忆。”
“至若丛薄之馀,斤斧所施。山石荦埆,荆棘生之。蹇将抽而莫达,纷既折而犹持。气虽伤而益壮,身已病而增奇。凄风号怒乎隙穴,飞雪凝冱乎陂池;悲众木之无赖,虽百围而莫支。犹复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追松柏以自偶,窃仁人之所为,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兹焉?”
客曰:“盖予闻之,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与可曰:“唯唯!”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物生之自然信:诚然,确实 B.乎修竹之林庐:搭建茅庐
C.涧谷而蔓延绝:横穿 D.蹇将抽而莫达:达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嗟壤同性异人非生知之者,孰能无惑
B.与可墨为竹愿十五城请易璧
C.猗猗其长,森满谷以吾一日长
D.而养生者取,能以足音辨人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墨竹赋》是以对话体结构全篇的一篇赋作。赋中借客之口赞美竹子,将竹子的禀赋与道德人格结合起来写,既表现了竹子的特性,又展示了个人的胸襟。
B.与可指出画竹必须心随竹转,情与竹游,发掘竹的深层次的美韵。这段文字既是展示竹的神韵的美,也是表现画家胸襟的美,同时又是表现艺术构思的过程,情、理、物象结合得天衣无缝。
C.爱竹的与可留心观察竹子的变化,熟悉竹子的各种姿态,将求道之心、好道之心全放置于竹子。
D.文末借助客人之口,用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这两个典故,把题旨升华到了“万物一理”这个社会生活根本原则上。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视 听 漠 然 无 概 乎 予 心 朝 与 竹 乎 为 游 莫 与 竹 乎 为 朋 饮食 乎 竹 问 偃 息 乎 竹 阴 观 竹 之 变 也 多 矣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

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兹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