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
|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
|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
|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
|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
汉武帝时期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汉元帝主张:“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可见,汉代统治政策的特点是( )
| A.尊儒学为正统,灭绝其它思想 |
| B.儒法并用,把二者放到同等地位 |
| C.实行外儒内法,以儒学为正统 |
| D.无为而治,儒学与黄老之学并用 |
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 A.“除井田,民得买卖” |
|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
|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中国的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 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 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 |
| 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 | 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 |
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
|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
一位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
| B.李贽笔下的孔子 |
|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
|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