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从2013年12月1日左右开始,一场猝不及防的雾霾,袭击了从杭州到南京,再到繁华的上海滩,从长三角蔓延至全国近半国土。据中国气象局的权威数据显示,此次雾霾天数创52年来之最。而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
材料二:2014年3月5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争取今年年内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去年年底安排了50忆元资金,支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省市治理大气污染,今年上半年已安排了100亿元专项资金主要支持各地治理大气污染。据了解,10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制定行业能效、排污强度标准,激励达标企业;完善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加大力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核心技术攻关和相关产业发展。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3)请你就上述两则材料策划相应的主题活动。(至少两种,2分)
(4)为本次主题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儿子回家看见妈妈正准备去拿放在高处的东西,就说;“妈妈,我来拿吧。”这时妈妈会如何回答,请选择;(A)不用了,谢谢!(B)好,谢谢!(C)好吧,你来拿。对话非常简单,语言本身并没有障碍,可在选择答案时,中国人大多数选择C,而外国人大多数选择B。请问;
(1)面对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和外国人的选择会不同?
(2)你是如何理解和对待这种差异的?
在评选三好学生的时候,对徐亮同学是否当选产生了分歧。班级大多数同学认为徐亮够条件,但个别同学不同意。甲同学认为,期中考试徐亮的成绩比自己差了10分;乙同学认为,体育测试100米他比徐亮跑得快;丙同学说,他的书法在区里得过奖,而徐亮没有。对此,徐亮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确实不行。
(1)甲乙丙同学对徐亮同学的认识是正确的吗?为什么?
(2)我们应怎样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3)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有关烟的话题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据卫生部发布的权威数据,我国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的人数近100万,推算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
(1)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请你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
(2)请你为公共场所设计两条禁烟广告语。
(3)请你说说怎样让生命之花绽放?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列在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的七项重要任务之首,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今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多少周年?
(2)我国人民是怎样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
情景一:部分家庭贫困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甚至优越的本地同学面前,感觉到了生活水平上的明显差异,往往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抬不起头。
情景二:农民工子女由于语言等差异,总感觉自己比别人低劣,导致丧失自信,在各方面自我挫败感很强。
(1)材料中这些同龄人属于?
(2)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关爱和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