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将依法治国方略具体化、路径化,让依法治国真正“看得见,摸得着”。
材料三 观察下边示意图: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材料一中全国人大行使了什么职权?并写出确立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治国方略与材料一中法律有何联系?该方略对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
(3)请在材料三的 处填上适当的内容,并说明理由。
(4)上述三则材料共同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哪一具体要求?
(共12分)某校曾对中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内容 |
调查结果 能自理 |
调查结果 不能自理 |
早晨能否按时起床,不需要父母叫醒 |
18% |
82% |
是否整理自己的床铺,打扫室内卫生 |
36% |
64% |
自己是否会做饭,并主动洗碗 |
9% |
91% |
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
19% |
81% |
做作业,复习功课,用不用父母督促 |
53% |
47% |
(1)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2)请你从调查结果来推测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3)怎样才能改变中学生自理自立能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姚明这位大家熟悉并为我们同学所崇拜的篮球巨星,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超群的技术得到了世界人们的赞许。在他的人生格言中有他经常说的这样一句话“我能行”,凭借这样的自信,他战胜了无数次比赛和训练中遇到的困难,最终走向成功。(本题共12分)
(1)姚明的“我能行”体现一种什么品质?
(2)它的含义是什么?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3)中学生怎样才能拥有这种心理品质?
在全校的演讲比赛中,七年级的三位同学在台下准备着(本题共14分)
小梦想:前面的几个不是忘词就是死记硬背,我们班的其他两位也不如我,冠军非我莫属!
小颖虽有点紧张,她不断地暗示自己不要担心,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小迪紧张得手都凉了,心想:“我胆小、声音也小,肯定不行,可大家非要我来锻炼,看别人多优秀,我一定会砸了!”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三个人的心理活动,请你说说他们三人各是什么心理?
(2)这三种心理对他们分别会有什么影响?
(3)请你给小梦、小迪一些建议。
请你给下列同学诊断“病因”,并开出处方(本题共12分):
(1)病例一:在我们周围经常有这样的同学,见人说话先脸红,遇事就“我不行”,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病因:
处方:
(2)病例二:上学路上甲同学随意丢垃圾,下课时脱下鞋,使教室弥漫着怪味,他认为这是生活中的小节,给同学请绰号,还自诩“幽默大王”。
病因:
处方:
(3)病例三:马超同学见人说话总是自以为是,自以为了不起,不把别人看在眼里。
病因:
处方:
2015年2月28日,前中央电视台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自费100万制作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开始在朋友圈流传,不到一天时间,传遍全网,成为数亿人手机朋友圈中热谈的话题。103分钟的视频中,内容有:
◆河北一个省烧了全世界6%的煤,钢铁、发电等违规排放的企业,没得到任何的管理。
(1)这一现状给有关部门什么警示?
◆大量的“僵尸”重工业企业,产能严重过剩,消耗着宝贵的金融、环境资源,一半以上的省份,在十二五规划里仍把它们列为支柱产业。
(2)请谈谈你对上述做法是怎么看的。
◆北京每天交通高峰期的时候,六环以内每小时的PM2.5排放量达到了一吨。而44%的北京人开车距离在5公里以内,7%的在1公里以下。
(3)减少雾霾从我做起。为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哪些?
◆看到家门口有一片工地裸露,好试着与施工者交涉,结果扬尘的土堆得到覆盖;楼下餐馆没有加装油烟处理装置,她打了举报电话12369,餐馆老板果然装上了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她的体会是,如果不打,12369就只是一个数字。
(4)“如果不打,12369就只是一个数字”,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