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短文,回答问题。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1)写出反义词。
细——(     )   卖——(     )
朋友——(     )
(2)短文中“细条条儿”加儿化音,突出了树被做成火柴时的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之情。
(3)短文中的破折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________说的,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理解。
陈毅小时候很喜欢读书。
有一次,妈妈给他端来饼和香喷喷的芝麻酱,让他蘸(zhàn)着吃。他舍不得放下书,手里拿着饼,一边看,一边吃。小书桌上有一只大墨盒,他竟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的很香。后来,妈妈走进来,见他满嘴是墨,叫起来,他才发现自己蘸错了。
妈妈哈哈大笑。他却说:“吃点墨水好哇,我肚里的墨水还太少了呢!”
1.本文共有()个自然段。
2.短文的中心是什么?请你在正确说法后的括号里面“√”
⑴妈妈给陈毅端来饼让他吃。()
⑵陈毅用饼蘸墨吃。()
⑶陈毅很喜欢读书。()

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1.用“”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2.这几段话写了太阳的三个特点: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这是()句。
2.海底有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这是()句。这句话的象声词(声音的词语)有:

阅读,完成习题。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这段话是围绕那一句来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短文是()结构。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忽然——旅游——

阅读理解。
观日出
看日出须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
残(cán)云已经散尽了。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shuò)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huī)。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xiá)光。
天边的朝霞变浓变淡,粉红的颜色渐渐变为桔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一轮红日冉(rǎn)冉升起。开始时,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蹦.
就出了海面。于是那辽(liáo)阔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yào)眼的金光。
1、请在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浓——()缩小——()快——()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天空()的金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