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2年9月11日,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正式启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就是要建立“碳”资源意识,以市场机制使企业认识到,如果企业现有的生产工艺可能导致二氧化碳超标排放,那么就需要花钱到市场购买排放权;但如果能淘汰原来的落后产业、上新的节能产业,或者使用新的技术、新的能源使得碳排放降低,产生了富余的碳排放权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碳结余获益。
材料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应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是如何倒逼企业节能减碳的?
(2)运用“抓住主线”的知识,回答如何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2011年12月18日至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进行调研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总体良好,但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增强发展的信心,又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做好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应对经济下行,最重要的是要有新的科技突破。
这段话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的。
人类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成因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20世纪70年代,全球“变冷说”是主流,但随着科技发展,“全球变暖说”逐渐成为主流,其又分裂为两派,一派认为全球变暖乃人类活动所致,另一派认为与人类活动没有关联。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气温的快速升高与人类进入温室气体排放密集期正好吻合,人类活动就是全球变暖的主因。
请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成因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给我们追求真理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
三大产业结构比例* |
研发经费占GDP 比重 |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
|
中国 |
10.6:46.8:42.6 |
1.7% |
中国/世界平均≈3.5 |
世界平均 |
3:28:69 |
2.21% |
*以各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计算
材料二 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 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平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上述材料解释为什么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浙江在家电“以旧换新”上成绩喜人。截至2011年4月15日,浙江省总共回收旧家电543.71万台,销售新家电达到197.01亿元。为广泛宣传和推广“以旧换新”政策,更好地提振内需,推动家电产业健康发展,从2011年第二季度开始,浙江计划在该省范围内开展“家电百镇社区巡展”活动,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实惠。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浙江省“以旧换新”政策的经济意义。
家电的“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实施离不开财政的有力支撑。有人认为,财政政策在浙江省经济运行中起基础性作用。请对此作简要评析
材料一: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60万人,较2010年增加了近30万,加上约150万往届待就业毕业生,2011年毕业生就业人数有望达到历史最高值,同时结构性、知识性、观念性“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
材料二: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劳动者该如何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