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二)
我的故乡松江有一句土话--“呆头鹅”,意思就是笨鹅,人们常用来形容人笨,说人家笨得像鹅。但是根据我的观察,鹅似乎并不笨。
初春孵鹅季节,为了观察每只母鹅的情况,我们用紫药水在鹅头上写上号码,每个窝也用粉笔编上相应号数。有趣的是,并排三大间孵房,总共一百二十多个窝,大多数母鹅都认得自己的窝,能自动对号入座。
母鹅到了繁殖季节,对蛋特别有兴趣。我们定时喂食,给每只母鹅准备了一只小白碗。喂食以后,如果不及时把碗收走,一眨眼工夫,碗就不见了--母鹅把它弄到肚子底下,当蛋孵上了。每一个窝里,我们一般放十六个蛋。每天”放风”的时候,我们查一遍窝,有时会发现一件怪事:有的窝,多了一个蛋,有的窝,又少一个蛋。幸亏每个窝都立有“鹅事档案”,每个蛋上也都有编号,一查就知道哪个窝的母鹅作了案。鹅蛋圆滚滚的,各个窝之间,都用三四层砖隔开了,它们怎么偷蛋呢?
原来,鹅群里也有马大哈和机灵鬼。偷蛋是的机灵鬼,被偷的是马大哈。马大哈孵蛋不那么经心,老有一两个蛋露在身子外边。马大哈旁边碰上机灵鬼,就可能发生偷蛋的事。机灵鬼看见蛋就眼红,它先伸过头去跟马大哈闹着玩儿,碰碰头,碰碰露在外边的蛋,看对方不介意,它就“动手”了;用长长的脖子和嘴,小心地,慢慢地拔动露在外面的那个蛋。它先把蛋钩出邻居的窝外,然后拨到隔墙一端一个只有七八厘米宽的共用平台上,再从平台钩到自己窝里。这个过程差不多得花半个小时,而且从来没有发现哪个蛋被碰破。
鹅并不笨,甚至可以说很聪明;也许是它们单足静立、侧耳倾听的习惯性动作,让人们觉得鹅总是呆头呆脑的吧?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经心( ) 介意( )
(2)描写鹅偷蛋的句子很有趣,用“____”把它们画出来。(2分)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鹅并不笨,甚至可以说很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并不是迷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雪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这场大雪十分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一句这样的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1)请给下列汉字注上汉语拼音:
瑞()兆()
(2)“冬天麦盖三层被”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作者说“瑞雪兆丰年”并不是迷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从文中看,其根据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快乐阅读:
花园果园
我们村种了许多果树。
春天,果树开花了。梨花开了,苹果花也开了。我们村成了花园。
秋天,果子熟了。梨熟了,苹果也熟了。我们村成了果园。
(1)文章一共有()个自然段。
(2)春天,我们村成了()。秋天,我们村成了()。
课外阅读(13分)
拖把赞
拖把是擦地板用的。我对拖把很有好感,每当看到它或想到它,心中就不禁油然而生敬意。拖把的出身并不高贵,只不过是用铁丝把一些布条和一根木棍绑在一起做成的。它()是那样的简单、平凡、不被人所重视,()由于它一直为人们好好工作,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几乎每家都不能缺少它。
每当地板上落了尘土,沾上不干净东西的时候,它就奋不顾身地走上前去,帮助人们把地板擦得干干净净。擦完以后,它并不向别人述说自己的功(迹绩),向人们索取报酬,只是默默地、不声不响地回到自己休息的地方——那不惹眼的墙角落。
拖把,它不像闹钟那样浮躁,动不动就大闹一番;它不像钻石首饰那样高贵,住在精美的盒子里;它不像花瓶那样脆弱,一摔破就无法补救。它总是很谦虚地立在墙角,等待着工作。
它干活时,又从不挑(拣捡)。()是在华丽的客厅,()是在肮脏的厕所,它()不吝惜自己的身躯,把地上的脏东西一点不剩地带走,只留下洁净的环境和它那辛勤工作后的微微痕迹。
我赞美拖把,它具有那种勤恳踏实的作风和不辞辛劳地为人类工作的精神。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像拖把那样不(记计)报酬,不为名利,在平凡的(冈岗)位上勤奋地工作的人啊!
(1)请把文中“()”内不正确的字用“\”划去。(1.5分)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文中画“——”的句子写拖把的(),写出了拖把()的特点。
②文中画“”的句子写拖把的(),写出了拖把()的特点。
③拖把的可贵之处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④拖把,它不像,不像,更不像。
(3)请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5分)
快乐阅读
乌鸦反哺
乌鸦是最有人情味的鸟类了。
小乌鸦在很小的时候,乌鸦妈妈每天都会飞到很远的地方找吃的。小乌鸦看到妈妈飞来,开心地大叫:“妈妈,妈妈,我饿了!”妈妈把找到的食物放到小乌鸦嘴里,微笑着看小乌鸦把食物吃完。
日子过得很快,小乌鸦已长大了,妈妈飞不动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乌鸦对妈妈说:“妈妈,从今天开始,我找食物给您吃,就像小时候你照顾我一样。”
(1)全文共_______个自然段。
(2)妈妈飞不动了,小乌鸦是怎么对待妈妈呢?在文中用“__________”画出。
(3)读了短文,你想对小乌鸦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准备怎样感谢你的妈妈?
完美的礼物
去年母亲节,8岁的儿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亲自给妈妈买了一套连衣裙。妈妈深受感动,轻轻地拥抱着儿子问:“洋洋,你为什么给妈妈买衣服啊?”
“今天是母亲节,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儿子自豪地说。“这套裙子多少钱?”妈妈又问。“售货员阿姨说198元,见我没有跟大人一起来,又听说这是母亲节送给妈妈的礼物,便要了我158元。这不,还有发票呢。”儿子从兜里掏出一张发票交给妈妈,又说:“妈妈,你快试试裙子吧。”
妈妈在儿子的催促中试起了裙子。由于妈妈个子不高,裙子明显大了;妈妈肤色不白,裙子又是深色,一下子把人衬得更黑了……爸爸和妈妈对裙子尽管有一百个不满意,但是当着儿子的面又不能表露出不满的情绪,以免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毕竟是儿子对母爱真挚的回报啊!爸妈直夸儿子:“好孩子,真懂事!”
下午,爸爸和妈妈根据发票提供的地址,找到了那家服装店要求退货。当出示发票说明情况后,服装店老板边办理退货边讲起儿子买裙子的经过:儿子一个人来到服装店,要给妈妈买裙子。老板问:“你妈妈有多高?”儿子说:“妈妈不高不矮。”老板又问:“你妈妈有多胖?”儿子说:“妈妈不胖不瘦。”老板问:“你妈妈是什么肤色?”儿子说:“妈妈不黑!”老板又问:“裙子要哪个价位的?”儿子说:“要最贵的!”说着从书包中掏出一堆零钱,老板和他数了数共213元。于是便推荐了198元这个价位……老板又说:“服装店自开业到现在已5年多了,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给母亲送礼物的孩子,很受感动,于是就按进价卖给他一套。同时怕大人不放心,我还给他出了一张发票……”
妈妈打断了服装店老板的话说:“这裙子我们不退了,谢谢你!”并紧抱儿子给她买的不合体的裙子,红着眼圈走出了服装店,她把它当做礼物永远珍藏起来。
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黑、最贵的——这是孩子心中神圣的母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表露真挚
(2)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用简要语言概括。(不超过25个字)
(3)爸爸妈妈退货的原因是什么?试找出文中的原句回答。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标题中“完美”二字的理解?
(5)找出一处文中侧面衬托儿子孝心的句子,抄在答题卡上。
(6)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的呢?说说自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