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验证氧化性Cl2 > Fe3> 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 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 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 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关闭K2
Ⅳ. 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 打开K3和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关闭K3
Ⅵ. 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若将制取的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使溶液褪色,其离子方程式为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 > Fe3> SO2的是           (填“甲”“乙”“丙”)。

 
过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
有SO42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

有Fe3无Fe2
有Fe2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欲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2)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3)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4)当D中产生__________(多选不得分)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是CO2,而不是SO2
A.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
B.脱脂棉上蓝色均变浅
C.脱脂棉上蓝色褪去
则装置D的作用为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
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
C.除去CO2中的少量SO2: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某溶液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H2SO4溶液;②加金属钠;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②⑥③ B.④⑥①③ C.④⑥③⑤ D.②⑥①③⑤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①用醋酸钠晶体和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②将甲烷气体通入溴水中制取溴甲烷;③用酒精灯加热CH4制取炭黑和氢气;④将甲烷气体与溴蒸气混合光照制取纯净的一溴甲烷;⑤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取乙炔;⑥用酒精和稀硫酸混合加热至170℃制取乙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⑤ D.④⑥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在做Al与稀HCl、H2SO4反应时发现一个反常现象:Al片与3mol·L-1的稀HCl反应剧烈,而与1.5 mol·L-1的H2SO4无明显现象。有学生对此现象提出如下看法:
假设一:Cl-能促进金属铝与H+反应;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四:________________。
问题:(1)请你对上述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至少要写出两种假设。
(2)请你以“假设一”为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要求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