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
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二)《论语》(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⑤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划线字意思。(4分)
①不亦说乎( ) ②温故而知新()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 ) ④ 学而时习之()下列划线词中“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学而时习之 | B.人不知而不愠 | C.温故而知新 | D.择其善者而从之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请从上述四则中任选一则谈体会。(2分)
我选第则,我的体会是:。
文言文阅读
(二)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解释句中加点词。
(1)蚌方出曝()(2)今日不雨()
(3)蚌亦谓鹬曰()(4)渔者得而并禽之()翻译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后来形成的成语是什么?
文言文阅读
(一)论语十则(节选)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 是知也( )
(3) 死而后已 ( )请翻译下列语句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要谈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分别让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附加题(共1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漂母赐饭
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尝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尝就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觉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既贵,酬以千金。翻译句子。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读完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三)名著阅读
(A)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街坊邻居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B)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板过来,喝到:“调戏良家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高太尉之子高衙内。
原来高俅新发迹,不曾有亲儿,借人帮忙,因此过房这阿叔高三郎儿子在房内为子。本是叔伯兄弟,却与他做干儿子,因此,高太尉爱惜他。那厮在东京依势豪强专一爱淫人家妻女。京师人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叫他做“花花太岁”。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
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知她是林冲的妻子;若还晓得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
众多闲汉见斗,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以上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哪部古典名著?作者是谁?
自己的妻子遭人调戏,身为禁军教头的林冲不打;素不相识的金翠莲被郑屠欺负,鲁提辖竟三拳打死了他。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A段文字中鲁提辖打死了镇关西后躲到哪里去了?他得到了谁的帮助?
B段中林冲是该部作品刻画较为成功的人物之一,其绰号是什么?请你写出另外一个与他相关的故事情节并简述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