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临江仙 晁补之
绿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杨州。
【注】①青鸾:即青鸟,传说中的信使。
词的上片用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词的上片写道:“一段夕阳愁”,结合全词分析,作者的愁绪包括哪些?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关河令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上阕是如何表现“凄冷”的?
(2)全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写真寄外
薛媛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注】①薛嫒是晚唐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南楚材妻。楚材离家远游,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爱楚材风采,欲以女妻之。楚材欲允婚,命仆回濠粱取琴书等物。“善书面,妙属文”(见《云溪友议》卷上)的薛嫒,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上面这首诗以寄意。
请从内涵和写法方面对颈联进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概括说明。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李白
楼观岳阳尽②,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①759年(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与友人夏十二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②楼,指岳阳楼。岳阳,指天岳山南面一带。③下榻,指住宿。整句意为“在岳阳楼上住宿,好像在云间住宿一样”
“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李白笔下岳阳楼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诗人是怎样表现这一特点的?结合有关诗句分析。

清 平 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古人常用比兴的手法,以自然现象中的风雨、风云比喻政治形势,请分析“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两句中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定风波·暮春漫兴【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
本学期所学的《宋词四首》的四位词人均属于婉约派,辛弃疾则属于______派。
上片词人通过对“少日”时和“老去”时行为表现和的对比,抒发了的感慨。
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