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维吾尔族小姑娘阿古丽随妈妈来到南通生活,就近在某实验学校学习。小姑娘能歌善舞,但由于学习基础差,语言障碍等原因,几次考试都不理想,为此她很苦闷,渐渐地她觉得在班级抬不起头,也不愿意主动与同学交流,总是游离于班级活动之外,感觉很烦恼很孤单。
(1)如果你是阿古丽的朋友,该如何劝导、帮助她消除烦恼呢?
材料二:刘盛兰——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他的无私举动,打动了无数中国人。
(2)为什么刘盛兰的无私举动打动了无数中国人?
(3)“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属于哪一类建设活动?举办这一评选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资阳卷)】2014年9月28日,香港少数激进分子为争取他们所谓的“真普选”,骤然发动了以瘫痪中环为目标的非法“占领中环”行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占中”势力借口“高度自治”而排斥中央对香港的管治权,大肆散布“港独”言论,甚至公然以非法方式与中央政府对抗。
(1)“占中”势力的言行违背了党和政府的哪一项基本方针?
材料二: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决定从2017年开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实行以提名委员会方式产生候选人的办法。“占中”势力要求“收回人大决定”。
(2)请你从全国人大的地位和职权角度,驳斥“占中”势力要求“收回人大决定”的错误。
材料三:一些青年学生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和势力的蛊惑下,自以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为“公民抗命”,从而参与了非法“占中”行动。“占中”者们在多个地点强行设置路障,占据部分交通干道和公共地带,严重影响人们使用道路的权利,很多店铺经营受到干扰不得不停业,一些银行的营业网点也只能暂时关闭,香港的法治和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3)请运用八年级《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以下是雯雯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上学途中,雯雯和同学发现路边有一个手提包,打开一看,好多钱!有同学说:“我们分掉吧!”此时······
(1)雯雯的正确做法: 。
(2)理由: 。
情境二:放学时,雯雯在校门口遇到一位多年不见的邻居,邻居主动邀她上车,说:“别回家了,世界那么大,我带你去看看!”
(1)雯雯的正确做法: 。
(2)理由: 。
情境三:周末,雯雯和同学爬山,看到两名外国人躲在树林里,对附近某军用机场进行拍照。此时······
(1)雯雯的正确做法: 。
(2)理由: 。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广州卷)】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回答下列问题。
(1)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具体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国努力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辩护辩论权、申诉权等权利,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
这些措施表明,在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坚实的 保障。
(2)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请解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的含义。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广州卷)】现实中有一些两难情境,考验着我们选择的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情境一:李某因生活拮据,利用职务便利将仓库中价值1000元的电子器材私带出去转卖获利500元,被同事王某发现。厂方报警,找王某核对案情。王某陷入纠结:自己与李某是好朋友,李某是家中独子,还有8 旬老母亲需要赡养,况且李某是初犯,案值也很低。
(1)用诚信做人的有关知识分析王某该如何选择。
情境二:陈某因被拖欠 450 万巨款讨债无门,铤而走险在海珠桥上演“跳桥秀”;某制衣厂几名工人因与厂方发生劳务纠纷,也相约到海珠桥“跳桥秀”。他们的行为,堵塞了交通,扰乱了社会秩序。对此,有专家建议将“恶意跳桥”列入刑法,加大惩罚力度。
(2)用权利义务的有关知识分析“跳桥秀”。
(3)结合情境一、二,评析法律的作用。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内江卷)】加强法律学习提高法律素养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其核心议题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生活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指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重要性。
材料二为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内江,内江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法律进学校”主题教育活动。
根据以上精神,我市各中学积极推进“法律进中学”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了法律进班级、法律进课堂,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
(2)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你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的青少年,应该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