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西方学者认为“近代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
| A.地动仪 | B.造纸术 |
| C.雕版印刷术 | D.罗盘针 |
《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各省纷纷效法。这说明()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
|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
| C.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
|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 |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A.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
| B.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
| C.洋人发明的火车 |
| D.中国人自行制造的飞机 |
“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
| 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 |
| 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被彻底废除 |
| D.当时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1912—1919年和1927—1936年两个阶段都出现了较迅速的发展。这两个阶段能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 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 |
| 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中提倡国货 |
| D.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不包括()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 B.清政府设立商部积极推动工商业 |
| C.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
| D.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