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某固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 该固体为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因为其有固定的熔点,且熔点为_________℃。
(2) 处在图中CD阶段时,该物体为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3) 处在图中BC和DE阶段时,物体需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4) 吸收相同的热量,在AB阶段比在CD阶段温度上升快,这是因为该物质在AB阶段时的比热容比在CD阶段时的________。
小马和小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滑轮组来提升同一重物,在讨论滑轮组机械效率时两人产生了分歧,小马认为:"甲滑轮组的动滑轮个数少,机械效率高";小李却认为:"乙滑轮组更省力,机械效率高"。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物理量滑轮组 |
装置甲 |
装置乙 |
钩码重 |
4 |
4 |
钩码上升高度 |
0.1 |
0.1 |
绳端拉力 |
1.6 |
1.4 |
绳端移动距离 |
0.3 |
0.4 |
机械效率 |
|
(所用每个滑轮的重相同,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所测数据,请计算一个动滑轮的重力是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2)由计结果可以确定 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个实验说明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 ,由此可知,可采用 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随后小马又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和图甲装置对比,在提升同一重物时,装置丙的机械效率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装置甲的机械效率。
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他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像越 选(填"大"或"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的靠近时,要想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当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位置在 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蜡烛的像。
"营养早餐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家住南部山区的小刚也是受益者之一,每周都能喝到政府发给的牛奶。在学习了密度知识以后,小刚利用托盘天平、烧杯和水测量牛奶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小刚观察到牛奶包装盒上标有 字样;
(2)将盒装牛奶放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后,发现天平仍然不平衡,小刚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3)天平平衡后,观察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然后小刚将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得牛奶包装盒的质量为 。则牛奶的密度为 。
(4)小刚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和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5)小刚在学习完浮力知识后,认识了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一密度计(如图2所示),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读数即为液体密度。小刚受到启发,用细沙、水、刻度尺,记号笔、烧杯和平底玻璃管(数量不限),设计实验并完成了测量,请你帮助小刚利用上述器材完成測量牛奶密度的实验。
①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可以结合简图用文字说明,测量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②根据上述步骤中所测物理量,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推导过程(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③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用已知量测量量表示,比如水的密度用 表示)
如图所示,小明进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
(1)请帮助小明根据电路图甲将实物电路乙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电路连接好后,当小明准备闭合开关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滑到 (选填" "或" ")端。
(3)小明闭合开关,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且无变化,则电路原因可能是 。
(4)小明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读数为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
(5)小明还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请你帮助小明设计数据记录表格。
2017年11月30日,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正式验收交付,4500米深度已经覆盖整个南海的探测,下潜、开发等方面需求。这个消息激发了小芳对"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兴趣,她进行的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请依据所学知识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甲图),使 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 。
(2)比较丙、丁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请举出生活中应用该实验结论的一个事例: 。
(5)小芳完成上述实验后,用一" "形玻璃管对着 形管左边管口吹气,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 (填"左"或"右")管中的液面较高,该实验说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