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语段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课文中“欺凌”的意思是( )
A.欺负;凌辱。本文指在租界里,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轧死。
B.欺负;凌辱。本文指在租界里,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轧死,肇事者却得意扬扬。
(2)请你按朗读符号的提示反复品味,判断语气。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①魏校长受到感染,读出佩服和赞叹的语气。( )
②魏校长吃惊,要读出惊讶和疑惑的语气。( )
(3)联系课文理解句子。
“有志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效”的意思是________,“周生”指____________,“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火烧云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在墙根站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 )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 )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 )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 )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展开了,马脖子也长( )了,一条马尾巴( )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 )糊了。
(1)给加线的字标出读音。
(2)从文中找出五种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文中用“”画出一个排比句。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乘凉的人说老人“必要高寿”的原因是老人的身体很健壮。 |
B.第1自然段中各种人、景、物的变化都是火烧云映照的结果。 |
C.“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句话是比喻句。 |
D.空中出现的那匹“马”其实就是看的时间久了,自己在脑海中想象出来的。 |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这段文字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__”画出来。
(2)“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请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线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夫在哪几种情况下,表现出了驾驶技术高超?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家的大花园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它们很小,也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到天上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了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1)给下面的字各找一个形近字,并分别组词。
蜻 ( )谎 ( )限 ( )架 (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2)照样子,写词语。
A.明晃晃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B.拍一拍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C.又高又远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哪~句是比喻句就在后面画“√”。
A.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 )
B.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 )
C.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 )
(4)根据课文填空。
①文中第1、2自然段写了( )、( )、( )、( )四种昆虫。
②文中第5自然段写了( )、( )、( )三种农作物。
(5)用“______”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三个意思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一下“我”家的大花园。
“我”家的大花园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花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大自然
可以说,世界上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去爱,而藏在我内心深处永恒的爱却是对大自然的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我爱的对象。总之一句话,我爱大自然的一切!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她把四季风景送给了人类。不管是暖风阵阵的仲春,烈日炎炎的盛夏,秋高气爽的深秋,还是银装素裹的寒冬,都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裁缝。她挥动自己神奇的剪刀,为森林、山峰裁剪了一套又一套的衣服。首先,她给它们做了一套浅绿的衣装,让春姑娘给它们穿上;接着,她又做了一条色泽鲜艳的裙子,让夏小姐给它们换上;之后,她又做了金黄色和银白色的大衣,让秋冬两位使者带来。就这样,一套又一套的神奇而美丽的衣装,给大地、森林、山峰增添了光彩。
大自然像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她派松树告诉人们遇到困难不要退缩的道理;她让绿叶告诉人们默默无闻地工作,却不要报酬的道理;她又叫小草告诉人们顽强生存的道理。人类在这位神奇老师的指导下,不断锻炼自己、丰富自己。
大自然又像一位慈母。她抚育弱不禁风的小花,锻炼身体强壮的大树。她让人们在树下遮阳,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她让人们摘树上的果子,她让人们畅游河里的清水……人类在她温暖的怀抱里成长,她也心甘情愿地去奉献自己。
大自然又像一位严父,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从不宽容。
因为这一切的一切,我才爱大自然,爱她的神奇、善良和美丽。
(1)词语搭配连线。
暖风阵阵的深秋默默无闻地小花
烈日炎炎的寒冬弱不禁风的奉献
秋高气爽的仲春心甘情愿地景色
银装素裹的盛夏回味无穷的工作
(2)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①大自然像( )。②大自然像( )。③大自然像( )。
④大自然像( )。⑤大自然像( )。
(3)文章第6自然段写得很简练,你能模仿上文为它做补充吗?请你试一试。
大自然又像一位严父,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从不宽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写出一首描写春夏秋冬任何一个季节的古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也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双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这段话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象到的?分别用“______”和“”画出来。
(2)由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