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1。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 4HCl+O2 2Cl2+2H2O。
(1)已知:i 反应A中, 4mol HCI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
ii
①H2O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断开1 mol H—O 键与断开 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___kJ,H2O中H—O 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弱”)_______________。
(2)对于反应A,下图是4种投料比[n(HCl):n(O2),
分别为1:1、2:1、4:1、6:1]下,反应温度对HCl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
①曲线b对应的投料比是__________。
②当曲线b、c、d对应的投料比达到相同的HCl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高低与投料比多少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投料比为2:1、温度为400℃时,平衡混合气中Cl2的物质的量分数__________。
NO分子曾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而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填编号,有一个或多个答案)。
A.破坏臭氧层 | 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被氧化 |
C.造成酸雨 | D.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
在含Cu+的酶的活化中心中,亚硝酸根离子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常温下把NO气体压缩到100个大气压,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50度,发现气体的压强迅速下降,降至略小于原压强的2/3就不在改变,已知产物之一为N2O,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解释变化(3)中为什么最后的气体总压力略小于原压力的2/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仔细阅读下图,已知B、D、E、F、G是氧化物,F、K是氢化物;C、H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金属单质,J是气态非金属单质,O是白色沉淀,且B、H、L、M、N、O中含有同种元素(图中部分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
(1)反应①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产物B、D、E、F的物质的量之比1:1:1:14。A强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写出反应②在工业生产上的一种用途:。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4)常以C或H制成容器盛装和运输I的浓溶液,其原理是
。
下表是三个不同短周期部分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其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
W |
R |
X |
Y |
Z |
原子半径/nm |
0.037 |
0.157 |
0.066 |
0.070 |
0.077 |
主要化合价 |
+1 |
+1 |
-2 |
-3、+5 |
+2、+4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2)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Z的单质与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
②R2X2与ZX2反应:。
(3)X可与Z形成一种有恶臭味的气体,该气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且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不变,试写出该气体分子(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e结构,且含有非极性键)的电子式:。
太湖、巢湖、滇池是我国重点治理的三大湖,三大湖受到严重的富营养化污染,藻类疯狂繁殖,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人民的健康,必须迅速进行治理。请回答:
(1)藻类的狂长,说明水中哪些元素超标?这些元素从哪里引入的?
(2)您认为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最主要的是哪一种元素?以什么形态出现?请你设计一个测定此元素的方法。
(3)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为BOD(生物化学耗氧量),它是指由于水中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或水中有机物分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单位为mgO2/L。现有巢湖沿岸某电镀厂,不遵守环境法规,每周向湖中排放一次含氰废水,使近岸湖水含CN-的浓度为7.5×10-5mol/L,CN-与O2作用生成CO2、N2等。试问此电镀厂每排放一次废水将使近岸湖水的BOD增大多少?
(4)水质污染程度的另一重要指标为COD(化学耗氧量),它是指水中还原性物质(有机的和无机的),在规定条件下被氧化时,1L水样所消耗的氧的毫克数。测定COD通常有KMnO4法、K2Cr2C7法等。酸性KMnO4法:KMnO4在酸性溶液中经沸水浴加热,将发生:
2KMnO4+3H2SO4==K2SO4+2MnSO4+3H2O+5[O]。
①若为0.01000mol/L KMnO4溶液,则1.00mL相当于mgO2;
②若巢湖水样100mL,加入1:2 H2SO410mL,AgSO41g,混匀后,又加10mL 0.01000mol/L KMnO4溶液,在沸水中加热30min,取出加入10mL 0.02500mol/L Na2C2O4溶液,立即用0.01000mol/L KMnO4滴至微红色在15秒内不变色为终点,耗KMnO4液7.00mL,求巢湖水样的COD为多少?
已知2SO2(g)+O2(g)2SO3(g);△H<0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温度 |
不同压强下SO2的转化率(%) |
||||
1×105Pa |
5×105Pa |
1×106Pa |
5×106Pa |
1×107Pa |
|
450℃ |
97.5 |
98.9 |
99.2 |
99.6 |
99.7 |
550℃ |
85.6 |
92.9 |
94.9 |
97.7 |
98.3 |
(1)应选的温度是。
(2)应采用的压强是,理由是。
(3)在合成的SO3过程中,不需要分离出SO3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