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
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还说,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然后,她问我,中国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旅游。我一时语塞,想了一会儿才说:“在中国,像你这样年纪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爱他们,会带他们一起出去玩,但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
(1)乌塔为旅行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用“____”画出来。
(2)根据上下文理解“语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我”语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中可以看出乌塔是一个________的女孩。
(4)你对一位年仅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历欧洲,有什么看法和见解?把你的看法和见解写下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学期,我们通过读书认识了爱国科学家____________;爱国工程师____________;爱国作家_____________;爱国音乐家_____________;鞋匠的儿子____________。其中你最佩服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临终前的遗憾是“,。”;他强调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是“,。”
(3)“每一个舞姿都___________,每一个舞姿都___________,每一个舞姿都是________________。每一个舞姿都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_______________。”读了这段话我们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________________,课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表达方式来突出这个特点。
(4)《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 ---------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他被称为“----------------”,他撰写的科学著作------------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5)《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在一首词中写道的:-------------------,---------------------------------。
(6)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因为居庸关-----------------,--------------------,他采用了
---------------;而八达岭隧道因为 --------------------------------------,所以采用了 -------------------------------。
(7)“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表示我-------------------------。”从这句体会出草原天的特点是-----------------------------------------------。
我能快速完成填空。
(1)詹天佑是我国____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他根据居庸关、八达岭不同的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施工方法。
(2)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里意想不到的事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这种意想不到的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恰当的名言、警句填写在横线上。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每逢佳节倍思亲。
(1)从此以后,小军不再沉迷于各种游戏,不再浪费时间,而_____________,也成为他的座右铭,用来不断地激励和鞭策自己。
(2)来自亚洲各国的运动员齐聚广州____________参加第十六届亚运会,羊城人民喜迎四方宾朋。
(3)老人后悔年轻时的努力不够,以至事业无成,这正印证了中国的警句:_________________。
(4)要写好作文,就要多读多练,正如古人说的: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领养
一个失去了双亲的小女孩与奶奶相依为命,住在楼上的一间卧室里。一天夜里,房子突然起火了,奶奶在抢救孙女时不幸被火烧死了。大火迅速蔓延,一楼已是一片火海。
火焰已经封住了所有的进出口。小女孩出现在楼上的一扇窗口,哭喊着救命。邻居已呼叫过火警。人群中传布着消息说:消防队员正在扑救另一场火灾,要晚几分钟才能赶来。人们只能无可奈何地站在外面观望,着急。
突然,一个男人扛着梯子出现了,梯子架到墙上,人钻进火海之中。他再次出现时,手里抱着小女孩。孩子交给了下面迎接的人群,男人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调查发现,这孩子在世上已经无亲无故了,几周后,镇政府召开群众集会,商议谁来收养这孩子。
一位老师愿意收养这孩子,说她能保证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一个农夫也想收养这孩子,他说孩子在农场会生活得更加健康惬意。其他人也纷纷发言,述说把孩子交给他们抚养的种种好处。
最后,本村最富有的居民站起来说话了:“你们提到的所有好处,我都能给她,并且能给她金钱和金钱能够买的一切东西。”
自始至终,小女孩一直沉默不语,眼睛望着地板。还有人要发言吗?”会议主持人问道。这时,一个男人从大厅的后面走上前来,只见他步履缓慢,似乎在忍受着痛苦。他径直来到小女孩的面前,朝她张开了双臂。人群一片哗然。他的手上和胳膊上布满了可怕的伤疤。
孩子叫出声来这就是救我的那个人她一下子蹦起来双手紧紧地抱住了男人的脖子就像她遭难的那天夜里一样 她把脸埋进他的怀里,抽泣了一会儿,然后,她抬起头,朝他笑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写反义词:迅速——()消失——()
写近义词:抽泣——()惬意——()
(2)在文中找出现对应意思的词语天灾括号里。
①互相依靠着度日。()
②从开始到终了;从开始到最后。()
③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④形容一言不发。()
(3)给画横线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填空。
一位老师想收养这个孩子的理由:
。
一个农夫也想收养这个孩子的理由:
。
本村最富有的居民想收养这个孩子的理由:
。
(5)当那个步履缓慢的男人出现时,小女孩死命抱住男人的脖子是因为:
。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一支高昂的曲子,它的过门常常是低调的,这在音乐上叫做“软起首”,一开始就把调门定得老高,后面的旋律就无法进行,再美的歌也唱不出来。要想把一颗钉子钉进木板,先要把它的头削尖。低头,既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低头是我们做人的“软起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把自己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A)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B)一颗钉子,后面越来越小,也同样钉不牢木板。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都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头被录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
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联系短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
软起首:
唯唯诺诺:
(2)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填在前面横线上。
(3)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中划线词语“低头”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第四自然段中的(A)、(B)两句的位置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5)年轻人打了主考官,反而被录用了,为什么?
(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启发?试联系生活,谈谈你的感受?